臺商調控大陸資金 減資退回股款首推

兩岸商務與稅務。圖 / unsplash

資金非法匯兌 被抓後果堪虞

根據近期經濟學人與華爾街日報的一項分析數據顯示,在2023/6月-2024/6月這段期間,從中國大陸外逃的非法資金約2,540億美元,遠超過2015-2016年期間,當時由房產低迷引發的資本外逃規模。

中國大陸訂定有嚴格的外匯管制,若透過地下換匯、藝術品或加密貨幣方式,違法移轉資產者將會構成洗錢罪,除沒收違法所得,也將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者除加重刑期至5-10年,另有罰金。近期,兩岸因缺乏互動管道,中國大陸臺商若鋌而走險,進行資金非法匯兌,一旦被抓後果堪虞。

合法轉移資金 減資稅負最低

資誠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指出,過去在中國大陸經營的資金,其實可透過盈餘分配、減資、對外投資,甚至對外借款等方式,以合法管道轉移到境外。雖然,這些合法管道將可能產生稅負成本,整體來說卻可避免政策性干預,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違法風險。其中,若可主張減資收回股款,該工具還有稅負最低的優勢。

由於越來越多的資金外逃,導致中國大陸官員對外匯管理政策從過去較為寬鬆的態度,轉趨保守。一方面,以各種法規命令要求金融機構,遵循合法資金匯出路徑,藉此延緩資本抽離時程。另一方面,也透過大數據監控與國際聯合調查方式,嚇阻非法資金外逃。例如,今年1月中國政府公布800多起洗錢案,同時透過與區塊鏈分析公司合作追蹤加密貨幣洗錢。

減資退款 外資逃離應急良方

徐丞毅說,在當前中國大陸的新《公司法》的法規下,減資可做為集團資金配置的最適手段。原則上,減資退回股款涉及中國大陸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稅務部門與金融機構。企業只需提供近期財務報表或審計報告佐證股權價值,就可向相關單位申辦。

臺商企業在進行跨國供應鏈轉型時,資金部位的調度是最重要的糧草。徐丞毅指出,這中間還涉及不同貨幣的配置、匯率避險、資金融通成本以及資金使用彈性等考量。減資過往並非資金配置的工具,只是當前外資逃離中國大陸趨勢使然的應急作為。

尋求專業團隊 助力整合減資

臺商一旦將減資退回股款納入資金配置考量時,應思考如何準確評估操作的可行性、估算減資金額以及減資時程。其中,涉及公司股權出資自身的歷史緣由,各地主管部門相關審查實務,當地辦理人員對政策法令的理解以及集團對資金使用的急迫性等實務問題,牽一髮動全身。

徐丞毅建議臺商尋求具有能處理以上痛點的專業團隊,提供整合性服務,以更有效的規劃,快速做好臺商集團在大陸資金的再配置。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