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科大響應國家發展委員會與教育部產學合一政策,成立產業創新學院,在策略上率先成立能源永續科技所,側重電力能源領域研究,積極回應國家能源轉型亟需、躍上產業崛起勢頭。創所所長郭政謙特聘教授表示,有志在電力能源產業發展的人,值得在能源永續科技所攻讀碩士2年或博士3-5年,以取得學位、精進學能。
郭政謙說,該所設立時間剛好位在這個趨勢浪頭上,首屆招生12月16日止,以碩博班研究生為主,預計有百名以上新生參與。郭政謙說,過去國內學生經常受主流產業風向驅使,影響所及電機系電力能源組,向來不是學生在學與畢業就業的第一志願,如今風水輪流轉,未來將是首屈一指的熱門研究所。
產業與民生處處脫離不了用電,缺電與電力不穩的經驗,讓企業對持穩的電力渴望日增。電力轉型與新能源發展攸關,不僅可以讓傳統電力來源不再單一化,電力豐富多元的面貌,也蘊涵無窮商機,郭政謙補充說明。
隨著再生能源建置量的增加,儲能成為衆所矚目的一大商機,能源管理系統EMS堪稱調節儲能電力運作的中樞神經。業界目前上線商轉的電網等級儲能系統,近半與郭政謙帶領的台科大技術團隊合作,這也為臺灣科技大學能源永續科技所潛藏無限的機會與絕佳的資源基礎。
郭政謙上週應台灣綠能協會邀請演講先進電網與儲能前瞻應用,點出再生能源受時間天候影響,間歇性不穩定對電網調控帶來很大的壓力與挑戰,凸顯出儲能與EMS即時調控的重要性。
郭政謙解釋,2025年政府制定太陽光電目標20GW,加上風力發電合占總發電量20%。以太陽能來說,冬季天氣良好發電近16GW,如遇連續假期工廠不開工或過年期間如年初三,全國用電可能大幅降至只需20多GW,若在不棄風棄光、綠電優先,意味著很大比例的燃煤、天然氣等傳統火力發電機組無法開機。
除台灣本島,台電許多先進電網計畫都選擇在外島。金門是首選的試驗與示範場地。包括太陽光電、風力與儲能一、二期,還有塔山、雀山電廠與智慧變電所。郭政謙指出,因應將來VPP虛擬電廠趨勢,台科大團隊與創揚科技合推金門能源管理系統,藉以進行研究與學理驗證。
再從國際能源轉型趨勢來看,也驅使我國再生能源發展,同樣為電力產業帶來無限商機。烏俄戰爭引發能源危機,台灣與全球各國刻正積極推展能源轉型。當前產業結構正在改變,綠能當道。郭政謙表示,地緣政治風險更彰顯能源自主的重要性,目前能源轉型才剛起步,預期轉型將持續3-40年。
電力是存在已久的行業,其中,以綠能為主的電力行業,將是新興兆元產業。郭政謙指出,台灣全年購買進口能源大約1.5兆,2050年再生能源若占比達到7成,保守估計綠能產業總值將上看1兆,如能自主供應,可省下大量外匯。
總的來說,分散式、彈性化、智慧化能源是業界一致努力的方向,儲能扮演重要角色。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今年11月上線滿一週年,以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的歷史結清價格來看,容量費以400到600元計算,如果執行效果良好加上效能費,每小時每MW收益可達到750到950元,對業者來說有利可圖,投報率不錯。
今年開始,能源局積極推動光儲投標案,已經順利引領業界投資。郭政謙認為,台電的需求明確,建議政府及早公布發展時間表與儲能系統需求總體規劃,讓更多國內業者及早瞭解、規劃、參與。尤其,台灣擅長資通訊科技,結合儲能系統一起發展,無論在技術面與基本面均具優勢,表現一定不輸國際知名品牌。在政策引導下,台科大率先成立能源永續科技所,為培育產業專才跨出第一步,也將繼續積極與台廠協同,讓產業深耕、聚落成型,成就下個兆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