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教與學定期問責 驅動知識創新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高等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變。中原大學長期關注AI對教育模式的影響,積極透過資源整合與師資培訓,全面提升AI教學環境。
根據中原大學最新發布的AI教與學問責報告書,2023學年度共開設504門融入AI教學的課程,可見AI教育已深植中原大學教學體系,相關學習模式也迎來全面革新。
用AI教與學問責報告 精進AI教育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AI已成為未來社會與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教育必須與時俱進,以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中原透過每年發布AI教與學問責報告書,定期精進AI教育,同時記錄如何以創新技術實現全人教育的核心價值,讓中原學生在AI時代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中原大學教務長皮世明指出,中原自2021學年度起,已將程式設計的基礎AI課程列為全校新生必修,全面落實AI基礎教育。同時,致力發展跨域的AI專業課程,內容涵蓋電資、工、商、智慧運算等學院,讓AI技術與各專業領域緊密結合。
專題研究 將AI技術用到專屬領域
透過課程與實作訓練,目前中原大學各系所已積極開設AI專業課程,讓學生能將AI技術應用到專屬領域的專題研究上。如土木系老師王淳讙開設的大數據與AI防災實務課程,讓學生應用AI技術進行災害數據分析與風險管理,透過專案實作幫學生開發AI模型,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效率。
醫工系老師蘇美如開設醫學中的人工智慧課程,培養學生在醫學影像處理與智慧醫療應用上的專業,從數據處理到模型應用,體驗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變革力。企管系老師溫詠筌的AI美學和SDG應用課程,不但結合AI創意潛力與永續發展並採全英語授課。
AI知識創新 提升實作強化競爭力
此外,設計學院老師楊詩涵開設的繪本設計課程,融合AI生成圖像技術與原住民族文化故事創作,協助學生以科技為媒介,深入探索並表達原民文化內涵,實現AI技術在原民生活實踐中的創新應用。這些課程不僅提升學生實作技能,也強化面對未來科技挑戰的適應力與競爭力。
中原大學表示,另為提升教師AI教學能力,定期舉辦AI教學工作坊,協助教師掌握最新AI技術與應用。同時建構專業研究平台,成立多個研究與應用中心,包括人本人工智慧中心、智慧製造研究發展中心、物聯網與智慧雲端中心等,專注AI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師生提供高水準的科技研發資源,推動跨域合作與知識創新。
深化產學合作 蟬聯7年產學第一
與此同時,中原大學持續深化產學合作,攜手NVIDIA成為全台首間加入AI University計畫的私立大學,推動高階AI技術應用研究,目前已有3位教師取得NVIDIA DLI(Deep Learning Institute)深度學習師資證照,將進一步提升AI相關課程的教學品質與實作訓練,指導學生更深入理解AI科技與產業趨勢。

此外,C-learning開放式教育平台,也提供AI相關課程鼓勵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讓AI學習資源得以與全球共享;在競賽表現上,中原資管系學生參加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已連續7年獲得產學合作組第1名,展現中原在AI人才培育上的卓越成效。
定期優化教與學 致力領航AI教育
李英明強調,中原大學教與學問責機制,透過數據回饋,精準追蹤教師的教學成效與學生的學習成果,持續提升教與學兩端的品質,今後也將「持續優化AI教育資源、強化教師專業培訓、積極發展產學合作,以培養更多兼具創新能力與專業素養的AI人才,致力成為台灣AI教育領航者」。
延伸閱讀
- 中原職輔有夠強 揭露就業力問責報告
- 用AI助傳產升級 洪穎怡奪有庠科技獎
- 清大科管搭創意轉型 洪嘉駿任創意長
- 暨大櫻花聯盟策略奏效 繁星推薦滿招
- 變廢為寶 臺科生奪國際建築設計大獎
- 培育AI新世代 淡江全雲端校園3.0啟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