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新技術 Gavin Wood臺科講JAM

區塊鏈新技術 Gavin Wood臺科講JAM
全球區塊鏈大師與技術發展靈魂人物Gavin Wood應臺科大邀請訪臺演講,他是以太坊共同創辦人、黃皮書撰寫者,也是波卡鏈共同創辦人,在區塊鏈領域有卓越貢獻與地位。這次演講是 Gavin Wood 首度訪臺的唯一公開行程,吸引校內外超過百位對區塊鏈技術有興趣者慕名前往聆聽。圖 / 臺科大提供

區塊鏈領域靈魂人物、以太坊(Ethereum)、波卡鏈(Polkadot)共同創辦人Gavin Wood,日前在臺科大親自解析他開發的技術JAM(Join-Accumulate Machine)。這是他首度來台演講,吸引對區塊鏈發展有興趣的師生與業者與會,現場座無虛席,親聆區塊鏈最新技術與未來趨勢。

這次Gavin Wood訪台演講是唯一公開行程,源於對臺科大區塊鏈研究社學生在Jam Implementer’s Prize展現卓越技術能力與創新潛力。過程由臺科大區塊鏈研究社成員鍾玄祐先主動在該群組詢問Gavin Wood將台灣納入JAM tour 2025世界巡迴演講行程的意願與可能性,並由社長劉竑毅偕王立翔多次會商細節後敲定。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表示,Gavin Wood到臺科大演講是相當難得的機會,有助更深入了解區塊鏈世界的技術核心與未來發展。圖 / 臺科大提供

Gavin Wood在演講中說明 JAM技術的設計理念、特色及未來發展。他指出,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歷程中,比特幣(Bitcoin)引入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帳本,使得點對點交易成為可能;以太坊創建智慧合約,則讓區塊鏈平台能支持去中心化應用(DApp);波卡鏈則進一步強調不同區塊鏈間的跨鏈交易安全與相互操作性。

隨著 Polkadot 2.0的發展,JAM 技術做為其核心組件之一,也提出創新計算架構。Gavin Wood解釋,JAM 的概念是透過區塊鏈技術將分散的計算資源整合,形成一台大規模虛擬計算機,使得去中心化應用能以更高效靈活的方式運行,也更容易被應用、開發與擴展。

JAM 因採用非同步計算的機制,故可大幅提升系統彈性與靈活度,使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等高運算需求的AI 服務得以在去中心化環境中得實現,為Web3 技術發展開闢全新可能,建立更高效的雲計算平台。

Gavin Wood在演講中說明 JAM技術的設計理念、特色及未來發展。圖 / 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表示,這次Gavin Wood在臺科大演講是相當難得的機會,藉此機會有助更深入了解區塊鏈世界的技術核心與未來發展。其中,區塊鏈研究社成員洪培惇表示,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現場的技術展示,不僅講解區塊鏈模組化設計優勢,更展示如何增添新模組、新的區塊,甚至開放部分核心程式碼給大家分析,機會難得他將努力學習這些知識。

臺科大區塊鏈研究社與資訊管理系,在聯盟鏈的資訊安全技術方面,長期深耕區塊鏈與 RWA 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透過本次活動,期望能更進一步促進台灣區塊鏈技術與國際接軌、深化產學合作,推動產業創新,為未來發展開創更多可能。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