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科大USR計劃聯手夥伴大學師資培育生與三重商工首次參與學生前往菲律賓馬尼拉與宿霧等地,大手拉小手再次跨出國門展開為期一週的生命教育之旅。透過系列生命體驗、社會服務與跨文化交流等課程實踐SDGs。
臺科大表示,學生在服務過程不僅可以汲取經驗,與馬尼拉貧民窟孩童的互動,更能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與做為全球公民的責任與重要性,同時也能反思在國際視野下自己應扮演的角色。
與全球性人道組織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Metro World Child)合作過程,藉由教育、信仰幫助貧民窟孩童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實際參與「主日學」活動,與孩童唱歌跳舞、聽聖經故事、發放物資等,當看到貧民窟裡孩子在破舊環境中依然展現笑容,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教育與援助不僅是物質上的改善,更在心理層面提供一定的支持。

臺科大數位所學生鄭瀚說,這些孩子雖然沒有我們所擁有的物質條件,卻依然綻放出生命的光采與笑容。這次旅程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學會珍惜在台灣的安穩與豐裕。這次旅程也讓師培生明白,教育工作並非侷限教室內的知識傳遞,更廣泛的心靈啟發與社會責任更是重中之重。
馬尼拉貧民窟的房屋多為年代久遠擁擠的公寓,甚至有的房子僅以簡陋的鐵皮、木板或帆布遮風蔽雨,半數以上家庭居住空間不到兩坪且位於垃圾山旁,看到這樣的生活條件,讓團隊學生受到很大衝擊。

臺科大教授、USR計畫負責人翁楊絲茜表示,透過這次國際實習參訪,不僅能提升學生國際視野,還能親身體驗全球不同社會階層的實況,願意打開心房接納完全不同的人事物,也激發出想要改變的心,對周遭環境不再冷漠;更難能可貴的是發現自身的價值。
問到首次帶領高職生參與計畫的想法,翁楊絲茜說這是種「愛的傳承」,由教授指導大學生、大學生帶領高職生攜手共同成長;生命教育雖非高職必修課,但應該讓所有青少年接觸生命教育。她感恩有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深切感受愛與感恩,做到自省與反思。
三重商工學生呂若晴說,這次旅程表面上是去幫助當地小朋友,實際上他們幫我們更多。在無私的擁抱、真誠的笑容下,他們治癒我們;他們把自己的生活攤開在我們面前,教會我們什麼叫珍惜。

臺科大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USR國際合作計劃,推動更多元的課程設計與實踐活動,讓更多師培生可以透過實地參訪,深入了解國際社會真實狀況,在未來教育工作中實踐全球永續發展理念。同時,也將不斷推廣「大手拉小手」計劃,讓更多台灣高職生有機會參與國際服務學習,拓展國際視野,培養更多具國際觀與社會責任感的年輕人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