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領風騷必修AI 北科新生迎GAI浪潮

北科大推動生成式AI導入創新教學
搭上AI學習潮,北科大推動生成式AI導入創新教學。圖 / 北科大提供

AI浪潮襲來,北科視為時勢所趨。該校自113學年起,大學部1500多位新生必修人工智慧(AI)相關課程;涵蓋人文藝術與設計、工程、商業管理、教育、通識等多元學門等9位北科教師,以生成式人工智慧(GAI)導入創新教學,獲教育部核定為新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將在專業課程中融入AI應用,引導學生強化AI無法達成的素養與能力,成為擅用AI助力解決問題的跨域人才。

北科大副校長楊士萱說,北科自112學年度起推動GAI導入教學計畫,希望產出更貼近課程的教學資源,優化現有教學教材,如導入至少二項GAI工具、三次以上課堂,同時給予經費補助鼓勵或教學彈性薪點鼓勵,今年線上參與AIGC教學賦能工作坊的教師另有加碼補助。去年112-2學期系列工作坊吸引超過200位各校老師主動參與,廣獲迴響。

楊士萱說,為協助學生有能力應用AI解決領域問題,開課策略包括將各系必修的程式設計課程轉型,以涵蓋AI與運算思維,讓AI協助寫程式;開設以AI為核心知能的課程,如人工智慧概論及相關AI基礎課程。校院級AI專業課程,包括微學程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工程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賦能跨域應用、人本自然語言處理與互動設計等,由學生自主規劃合適的學習歷程。

教務長黃育賢說,112學年有超過九成修課學生,認同GAI讓他們提高自主學習的意願、更願意探索學科知識、有效提升課程學習效果,更有學生表示「我覺得用GAI上課非常有趣,能找到平常想不到的程式與作法!」

北科大工設系學生應用生成式AI,完成「生活型態研究」課程作業英文人物誌
北科大工設系學生應用生成式AI,完成「生活型態研究」課程作業英文人物誌。圖 / 北科大提供

在112學年,電機系老師張致遠將生成式AI融入「數位訊號處理」課程,與學生共同發掘正確應用生成式AI且高效的方式,而非僅僅將其視為「能回答問題的google」。他鼓勵學生使用各式GAI工具如ChatGPT、Freepix、Copilot等,結合課堂討論與實踐,彙整學生使用方法與經驗,整理出班級的GAI教戰守策。

同時,激發學生運用多元工具,為自己量身打造學習教材與課後筆記。例如期末作業,學生利用GAI製作「複習懶人包」,作為未來協助自己高效複習的客製化個人家教老師;還有學生展現創意,運用AI生成一首Z轉換之歌,將琅琅上口的有聲教材納入自己的複習懶人包,做為學習輔助工具。

為克服「生活型態研究」課程中教材不足的問題,工業設計系老師陳靜儀利用Padlet、Midjourney、ChatGPT、Gemini、Gamma等協作工具,協助學生進行使用者脈絡研究,提高課堂互動效率、促進及時反饋。此外引導學生應用「助推理論(nudge)框架」與ChatGPT協作,改善與生活型態相關的設計問題,有利於將時間和精力聚焦於設計提案上,更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生成式AI工具在設計流程中扮演的角色,同時促進學生批判性思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北科大工管系學生利用ChatGPT、Writesonic優化「網路創業」課程創意提案
北科大工管系學生利用ChatGPT、Writesonic優化「網路創業」課程創意提案。圖 / 北科大提供

在「網路創業」課程中,需要傳授創新創業廣泛的知識與技能,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老師尹秦清利用生成式AI協助學生在創意生成、產品設計、行銷內容創作等方面提高效率,學生也運用ChatGPT、Writesonic優化創意提案,參加「2024技職盃黑客松競賽」及校內社會實踐與永續創新競賽,例如修課學生為國際學生設計手機App「ForeignSoul」,運用AI配對個性相容、興趣相符的學伴,整合文化交流、語言交換、生活指南等功能。

教授奈米材料與製程的機械系老師林懷恩說,這是一門極度仰賴想像力的課程,由於奈米為人類肉眼不可見的微觀尺度,奈米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化學概念較為抽象,學生不易領略課程核心知識。林懷恩借助Zuvio即時回饋系統結合ChatGPT大幅降低答題門檻,結果學生課堂發言踴躍,願意主動探索、培養批判性思考;他也讓學生利用ChatPDF精進課堂報告整體品質,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黃育賢指出,北科大執行教育部補助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領域系列課程計畫,透過人工智慧課程地圖的建置,協助學生了解人工智慧產業應用及未來發展方向。同時並建立先進AI賦能實驗室,與國家太空中心、和碩、躍登科技、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等單位合作,合開產業接軌課程,強化跨校實質合作,以培育AI人才。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