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x UCSI國際工坊 永續設計無國界

中原大學與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 (UCSI)三度合作USR計畫,舉辦雙城雙水國際工作坊接軌國際經驗,將社會設計的精神推向國際。
中原大學與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 (UCSI)三度合作USR計畫,舉辦雙城雙水國際工作坊接軌國際經驗,將社會設計的精神推向國際。圖 / 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與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 (UCSI) 通過USR計畫三度合作舉辦國際設計工作坊,主題聚焦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冷岳河流域的加影市,一座充滿人文歷史的舊城。中原師生經實勘提出永續城市發展的構想。

運用專業能力實現城市發展與生態平衡是設計者面臨的挑戰,中原大學建築、地景建築、室内設計3系與馬來西亞UCSI大學建築系共33名師生交錯編成加影(Kaiang)與錫米山(Sungai Chua)兩組,分頭進行發想設計。

這兩個區域位於冷岳河附近,希望在土地迅速開發的同時,能夠保留當地的文化紋理;同時也面臨水污染、交通阻塞、文化碎片化與年輕族群外流等問題。團隊在地方居民引導下深入踏查現場,與加影市當地社區交流互動,收集歷史與對這座古城的未來想像,將設計發想實際轉為行動。

中原師生提出永續城市構想,展現對都市計畫與永續環境的重視。圖 / 中原大學提供
經分組踏查,中原師生提出永續城市構想,展現對都市計畫與永續環境的重視。圖 / 中原大學提供

團隊成員在結束兩天基地踏查後,迅速展開一連串空間設計工作。加影組設計範圍集中在烏魯冷岳河文物館至冷岳河岸街區;錫米山組以錫米山新村的村委會(MPKK)為核心,選擇3個節點進行規劃。不同國家與科系的學生們在交流中超越語言障礙,透過與組員交流了解各系、各國的思考邏輯,跳脫思維框架。

藉由工作坊形式,讓學生離開工作室,一對一訪問當地居民,實地感受場域的氛圍,以加速設計的取材過程。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謝統勝與UCSI室內建築系主任林可君,為加影組學生提供空間想像專業建議,在短時間內確定設計方向。錫米山組經由UCSI建築系副院長張集強與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許宜珮協助,憑藉兩位師長豐富的社區經驗與地景知識,設計丕定。

參與式工坊成果發表時,得到馬來西亞當地官員與媒體關注,蒞臨嘉賓包括馬來西亞加影州州議員張睷洋、無拉港州州議員王俊偉、加影市議員王聲賓、錫米山新村村長魏子權、烏魯冷岳文物館館長李騰、烏魯冷岳社區資源中心、在地文化工作者曾智霞、梁蔚靜等。盛讚國際設計工作坊為在地居民、社區夥伴與政府官員提供良好的溝通平台。

國際設計工作坊為居民、社區與政府提供良好溝通平台,獲得當地媒體關注。
國際設計工作坊為居民、社區與政府提供良好溝通平台,獲得當地媒體關注。圖 / 中原大學提供

馬國學生駱伯益說,透過協助居民進行設計,了解到建築師真正的職責是為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創造新價值。也讓他真切地體會到中原大學教授陳其澎分享的「為社會90%人群服務」的信念。陳其澎指出,設計的核心是「確立具體目標,追求最佳方案以解決問題。」而工作坊培養學生對文化與環境永續的意識,不僅實踐中原大學「尊重自然與人性的尊嚴,尋求天人物我間和諧」的全人教育理念,也讓學生體認大學的社會責任、發揮所學所用。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