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回收公益 淨零創新跳脫商業框架

竹科管理協會倡議手機回收公益,籲請各界支持回收手機,以具體行動加入減碳行列。圖 / 李道霖提供
竹科管理協會倡議手機回收公益,籲請各界支持回收手機,以具體行動加入減碳行列。圖 / 李道霖提供

家中可有閒置未用的手機?如有,那麼竹科管理協會倡議的「手機回收公益」就與你密不可分。不過只要參與手機回收,先是能幫到國家、弱勢團體,最後,善舉將回報到自己身上,因為我們將可以生活在持續減碳的環境中。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日前應工研院邀請南下參與南臺灣淨零排放論壇時,就以手機回收公益為題,籲請各界支持回收手機,以具體行動加入減碳行列。李道霖說,把不用的手機捐出來,舉手之勞,既能做一個對地球永續有貢獻的人,還能創造身心障礙者工作機會。

臺灣2050淨零需面對電子廢棄物驚人成長,政府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總說明,已於去年3月公布,主要包括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以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李道霖說,手機回收公益活動與產業、生活、社會轉型與科技研發,直接相關。

依聯合國最新發布的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Global Transboundary E waste Flows Monitor, 2022 )指出,全球電子廢棄物將從2019年的5360萬噸,預估到2030年將增加到7470萬噸、2050年將高達1.1億噸,數量驚人。

然而,真正符合環保要求的電子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相當有限。以2019年為例,全球只有17%的人符合環保要求。所以,國內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廢棄、停用或閒置的手機不令人意外;只是可惜。

李道霖說,手機回收公益活動可以落實資源循環利用零廢棄以及淨零綠生活的策略,創造回收手機再利用的循環經濟與體現公民社會責任的價值,更可協助減少電子廢棄物對居住環境的污染、侵損民眾健康 。

當然,手機回收不是什麼新話題,台灣商業的回收機制行之有年,持續迄今超過20年。不過以國人每年消費650萬支手機,舊機回收僅約12%,數字實在偏低。

根據先前環保署的調查,超過半數民眾每3-4 年,手機會汰舊換新,其中,高達55.3% 的民眾,傾向將壞掉或不用的手機放家裡。

回收手機公益,有助節能減碳、共創共享減碳成果、幫助弱勢就業,最重要的是要把配套做好,今年五月這項活動就已經啟動。 圖 / 李道霖提供
回收手機公益,有助節能減碳、共創共享減碳成果、幫助弱勢就業,最重要的是要把配套做好,今年五月這項活動就已經啟動。 圖 / 李道霖提供

李道霖分析,造成民眾手機回收意願低落的原因,主要有三:不清楚如何回收、有資安疑慮、欠缺誘因。問起竹科出身的李道霖,該如何因勢利導,他說,回收手機公益,有助節能減碳、共創共享減碳成果、幫助弱勢就業,最重要的是要把配套做好。

其實,今年五月這項活動就已經啟動了。竹科管理協會倡議的手機回收公益,在鼓勵大家把舊手機清出來捐做義賣品,由該會將義賣所得、扣除成本後的全額,捐給義捐者指定的公益團體。整套公益活動企畫,手機回收流程中,將有環節提供身心障礙與弱勢族群參與,為他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為什麼手機回收與減碳有關? 李道霖引經據典的說,以國人喜歡的iPhone為例,蘋果公司的年度環境報告資料顯示,一支新手機給地球新增碳排63.64公斤。其中,國際能源總署資料顯示, 2019年台灣每人平均碳排量為10.77公噸,高居全球第19位。

今年6月行政院會資料顯示,闢植森林1公頃,約2000棵樹,一年吸碳8.5公噸。據此換算,一年只要回收170支手機,讓舊手機再用一年,就能中和掉國人年均碳排10.77公噸。Frost & Sullivan 2021年的報告就指出,每筆閒置手機的交易可減碳25公斤。

手機回收公益與科技研發密切相關的部分,正是李道霖強調的完整配套不可或缺的措施,也就是責信(Accountability),以區塊鏈技術打造管理系統軟體,供大眾「確信」成果。

李道霖指出,證期局表示,未來採用IFRS永續揭露,若年報對永續資訊揭露不實,將觸犯證交法第174條,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倒不是怕受罰,李道霖補充,更積極的是希望「手機回收公益」要成為企業、學校、宗教、社會、公益團體,甚至是政府部門機構,將來推動公益活動的新選項。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右四)與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團隊合影,後者將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開發無紙化、透明化手機回收公益流程管理系統,使活動ESG成效更令人確信。圖 / 李道霖提供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右四)與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團隊合影,後者將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開發無紙化、透明化手機回收公益流程管理系統,使活動ESG成效更令人確信。圖 / 李道霖提供

目前,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將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開發「無紙化、透明化、手機回收公益流程管理系統」,可望成為台灣簇新且具公信力的軟體,使活動ESG成效令人確信。

將來,這套軟體也可以成為其他後續公益活動,做為執行責信時的重要參據。台灣要進步,唯有一棒接一棒往前跑,繼往開來才有希望。

目前手機回收公益活動,正撰寫說帖尋求特定企業在經費上的支持。一旦募足竹科管理協會所需的千萬元募款,就可馬上委請工研院開發全流程無紙化、透明化的手機回收公益管理軟體系統。

李道霖說,執行構想已獲以往做公益的故舊認同,其中,包括在地肢障意見領袖的支持。等前面說過的都就緒了,就會開始動員、募集、訓練160位肢障朋友,投入手機回收公益上,現在他們主要以經營彩券為主。

共創共享減碳成果、幫助弱勢就業,都是好事,不過募款實非易事。問起特定企業有沒有口袋名單,李道霖說,這些特定人其實還不少。

他說,認同電子廢棄物循環回收再利用、認為替身心障礙者帶來更多就業機會重要的,不在少數。尤其,有碳中和需求,計劃將手機回收數量列為企業ESG年報目標的企業與企業家。

還有,執行手機商業回收有年,將手機回收數列入ESG年報的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也都是注重社會責任的企業,相信他們對手機公益回收活動也會支持。

以往,回收手機是為顧客一人服務;現在大家一起做公益,服務面向更寬廣、對台灣整體貢獻將更大!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