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老先生78歲,已經退休,香港一位成功的商人。四年前被診斷出食道癌、不能開刀(Inoperable Esophagus cancer) 。香港醫生就為他安排了化學治療以及鏢靶治療。過去四年該有、該用的鏢靶治療,陳老先生都用過了,結果還是復發,或是說無法完全控制下來。
他兒子陪老父到門診來,我看過他的斷層掃描以及其他相關的臨床數據後,我的想法是:「機會不高,因為已用過的藥,好的藥、新的藥、好的方法都用過了。如今,腫瘤還在那邊,抗藥性一定很嚴重。」
老先生個子高大、有點清瘦,因為腫瘤造成他吞嚥不舒服、甚至疼痛,已經長時間胃口不好,吃不下東西。我跟他解釋治療的方法,基本上不會痛苦,就是補補身體,「固本培元、扶正祛邪」,讓他免疫功能提升就是了;但是費用不便宜,而且以他的情況評估,效果不會太好⋯」。
老先生聽完我的說明,很嚴肅的回答:「我要活下去,活著是我的權利;不用管費用的問題,楊醫生認為可以用的方法,就幫我用上去吧,有沒有效果我自己負責,楊醫生你不用擔心。」
說話帶點嚴肅、但也很乾脆⋯。有了陳老先生明確又肯定的「指示」,我也充滿信心地開始為他計劃整個療程。我另外也為老先生預備了一個月份量的保健品服用,其中也包含了為他量身訂作的益生菌。
第一次滴注免疫針劑輸液後,老先生身體有點反應,不太舒服、有點發燒,還會顫抖,我指示護士給他一點類固醇注射,再觀察半小時後,沒有持續問題就可回去。我注意到老先生一點都不緊張,看起來就是非常「經驗老到」。當下,我大概也了解他過去四年的「臨床經驗」了。
一個月後,老先生又回來,這回看起來神采飛揚,還面帶笑容,非常的和藹可親。我就用廣東話問他:「上次治療後回去好不好呀?」他笑笑的回答我:「你看我就知道了吧!」。
「我之前一直胃口都不好⋯,過去一個月開始,胃口來了,而且還胖了2公斤回來⋯。」
其實,我心裡面也是為他感到非常驚喜,因為本來認為效果會不太好,應該會越來越差。但事實告訴我,真的不能為病人做太多「預判」。只要病人能接受又負擔得起;只要不增添病人痛苦,想得到的好方法,就該給病人嘗試看看。

之後病人愛上我們,每個月都來一次,情況越來越好,於是就改成兩個月來一次,再接下來,只要每三個月來一次。病人復原,變回跟正常人一樣,讓大家最驚奇的是,老先生好像變成小帥哥一樣,看起來竟變年輕了。
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前,陳老先生都照著他的排程到我們診所治療,整個病情我們認為本來很難治療的阻抗性食道癌(Resistant Esophagus cancer)就那麼出人意外的得到控制。疫情發生後,陳老先生無法再到我們診所,已經18個月沒有得到我們的調理。2021年8月,老先生的兒子透過微信通話告知我:「老父親上個月已經安詳「回去了」。沒有痛苦、很滿足,非常感謝楊醫生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