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動物入山林 遊蕩犬貓挑戰生態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今年採用創新宣導策略為以動保挺野保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今年採用創新宣導策略為以動保挺野保,推出適得其所巡迴展。圖為觀看草鴞受遊蕩犬侵擾的監測影片。圖 / 國家公園署提供

遊蕩犬貓數量日增是臺灣生態環境一大挑戰。飼主因缺乏生態責任意識,棄養或放養未絕育犬貓,導致犬貓在山林繁衍對臺灣原生野生動物,如山羌、石虎、穿山甲、草鴞造成嚴重威脅,這些犬貓屬於經人類長時間馴化的伴侶動物,對臺灣生態環境保護,視同外來入侵種,既不屬自然生態的一部分,更對原生物種帶來致命影響。

有鑑於此,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今年採用創新宣導策略,推出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串聯相關環教場域與夥伴單位,透過巡迴展、環教活動,跨單位推動落實飼主責任活動,期望能逐年降低遊蕩犬貓數量,讓更多伴侶動物回歸家庭。

以動保挺野保 伴侶動物大不同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自管處)表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屬於鄰近都市的淺山地區,遊蕩犬貓問題嚴重,對原生物種造成危害甚鉅。針對園區內遊蕩犬貓問題已採取積極行動,目前遊蕩犬絕育率達85%,在無新犬移入、出生的理想狀態下,園區遊蕩犬數才能逐年下降,因此強化飼主觀念與責任,刻不容緩。

藉由《好想要回家》繪本
藉由《好想要回家》繪本,讓學員認識住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野生動物。圖 / 國家公園署提供

自管處跨機關合作,推動深化民眾對遊蕩犬貓與生態保護的認識。為引導民眾認識遊蕩犬貓對生態的危害,自管處攜手高市動保處、無尾香蕉動物學校,策劃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適得其所宣導課程,計劃強調以動保挺野保,課程以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為起點,並透過繪本《好想要回家》介紹園區內野生動物,幫民眾理解野生動物與遊蕩犬貓差異。

以領養代替購買 減少遊蕩犬貓

這項活動計劃有標準流程,首先參觀適得其所巡迴展,了解野生動物面臨遊蕩動物威脅現況。再前往高市動保處壽山動物關愛園區,體驗犬貓收容中心、學習動保法並加強飼主責任,了解愛牠就不要棄養的觀念。最後,在無尾香蕉動物學校體驗犬貓訓練與送養,實踐以領養代替購買,共同減少遊蕩犬貓數量。

這項計畫共提供20場次免費課程,目前一推出即申請額滿,累計服務400位來自各機關、民眾與學校單位師生,年齡層從幼兒園學童到中山大學的學生,包括公教人員、企業、身障團體與樂齡人士。超過9成學員對整體課程安排感到非常滿意;9成以上學員願意以身作則並將以認養代替購買的觀念推廣給親友。

無尾香蕉動物學校
如何成為一位好飼主?無尾香蕉動物學校傳授與犬貓相處的訣竅。圖 / 國家公園署提供

適得其所巡迴展主要蒐集全國8個保育單位的研究成果,包含清大、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等單位資料,以科學證據佐證石虎、穿山甲、草鴞等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在野外遭受遊蕩犬危害的情形。

巡迴展瞭解成因 落實飼主責任

其中特別播放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拍攝到僅分布在臺灣南部且唯一在草地築巢的猛禽「草鴞」育雛落難影片,紀錄屏東一處野外草鴞巢位,遭遊蕩犬持續騷擾草鴞育雛,草鴞媽媽必須挺身抵抗,幸虧研究團隊及時介入架設鐵絲圍網阻擋犬群,才幫助草鴞平安度過育雛期的珍貴影片。

適得其所巡迴展將展至本(11)月17日,可以把握時間參觀,另外,自管處2025年將採用「快閃課程」持續推廣野生動物與伴侶動物相關環境議題,結合簡短有趣的互動遊戲,進入園區宣導,讓更多民眾了解議題背後成因,落實飼主責任。更多活動訊息,可追蹤自管處臉書粉專。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