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老師50歲是一位摩門教傳道師,那天坐在輪椅上,妹妹把她推進來,看起來心情非常低落,帶著一副臭臉被推到我的診間來。
黃老師拖著一副虛弱的身體,個性卻異常強悍,坐下來就一直問:為什麼那個林口醫學中心把她妹妹的乳癌醫好了、卻沒有把我的乳癌給醫好呢?
一副憤世嫉俗的樣子,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她。她覺得受夠了、被催殘夠了,對我們西醫的主流抗癌方式,完全失去信心。在網路上找到我會做自然醫學,所以特別過來求救。
聽完她的主要訴求後,我馬上警覺起來並給她提醒:第一,黃老師請您不能迷信自然醫學,當下她馬上顯得有點失望;第二,不能迷信西方主流醫學,心想她一定覺得我這位醫師很稀奇,可能跟她是同一國的。
我的經驗是,這樣的病人通常都帶著過度期望的心態,到時候有一點點什麼閃失就會怪你終身!就在這樣先同理、再提醒的氛圍底下,我們開始一段長達45分鐘的門診與醫病溝通。
黃老師一年半前發現左側乳腺癌,第二期早期,外科醫師給予簡單的腫瘤切除保乳手術,再附加後續患側乳房放射線治療就完成治療。我相信外科醫師曾建議她後續的輔助性放射線治療(Adjuvant radiotherapy),但她拒絕了;當然也沒做該有的化學治療。
一年後發展成多發性骨頭轉移、疼痛不堪,到處尋找她期望的醫師,最終找到我的門診來。我看了她的骨頭掃描報告,確實是不太樂觀。唯一的優點,就是只有單一器官的骨頭轉移、沒有發生其他主要器官轉移。
看到她的乳癌指標 CA-153,已經大於200了,我評估過後就先建議他做腰椎舒緩性放射線治療,緩解她的疼痛以及神經壓迫的問題,同時並建議她服用荷爾蒙治療(TAMOXIFEN)。
先前的腫瘤科醫師沒有為她處方過的,可能是考慮到她是一位三陰性乳癌病患(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她聽到我的建議後就很不滿意,認為如果這樣就不用來找你楊醫師了。
經過長達45分鐘的溝通時間,聽到病人訴苦、埋怨、不滿以及對治療計劃的「討價還價」後,最後我只處方了最拿手的末期癌症病人疼痛控制、乳癌病人相關血液檢查,同時叮嚀病患下禮拜回來複診。
一週後,黃老師依約又回到我的門診,仍然坐在輪椅上,但整個人看起來已經比較輕鬆了。我跟她聊起來,一番噓寒問暖後,問她:「過去一個禮拜如何啊?」
這回她的態度改變很多,聲音充滿感激的跟我說:「我的骨頭痛好多了、睡眠也比以前好很多。」我再問,上次給你的治療建議,考慮得如何啊?這回非常出人意外的豪爽回答:「楊主任你說怎樣就怎樣都聽你的。」
負責照顧她的妹妹在旁邊聽到她的語氣,眼睛突然亮起來,在她背後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或許這禮拜的疼痛改善,讓她對我的治療建立起信心。我想,上一次門診她是先來投石問路、考驗我的功力。
我也就半開玩笑地跟她說,那這回就要委屈你囉!我會先幫你安排脊椎多部位放射線治療、同時也會處方荷爾蒙治療、止痛藥就繼續服用,好不好啊?她一口就答應⋯⋯。
之後,每週的門診都非常順利。病人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改善,而且,奇蹟在一個月後發生,病人竟然自己走進我的診間來,不用坐輪椅也不需要別人的攙扶,看到這樣我感到非常開心。
黃老師的舒緩性放射線治療比常規做的要長些,因為治療部位比較多,需要把劑量分散以免造成副作用疊加。她的荷爾蒙治療,當時學理上認為對三陰性病人是無效的。
後來,以現代精準醫學反省過去50年的西方主流醫學,我發現跟過去很多醫療學理相同,這類觀點並不完全正確。在沒有別的更舒適、無副作用的處理藥物,我慎重考慮用荷爾蒙治療,很幸運地結果對她非常奏效。
眼看著她的CA-153每週在下降,到治療結束時已降到接近正常範圍值了。另外,我處方的疼痛控制中也多加了抗憂鬱劑在裡面,發揮神經安定的作用,對壓迫性神經疼痛控制,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一切治療方案都跟當時醫院的常規治療規範不太一樣。
其實,在當時這樣做也非常有爭議性。但是,加上三環抗憂鬱劑的疼痛處理方法,我已經用了20年了,以前醫院對醫療行為的管理並沒有那麼繁瑣,經過這些年演變,醫師在執行醫療上好像已經受到很多限制,其實是不合理、已經侵犯了醫生的專業精神。我個人對所謂現代化的醫療管理模式是很有意見的。
黃老師治療結束後,就沒有再來過我的診間。一年後,有回門診來了一位摩門教的傳教士,自稱是黃老師推薦來的,主要是來向我傳教。我向他問到黃老師的近況?他回我說,黃老師最近都出國遊玩渡假,現在應該是在希臘郵輪上。
延伸閱讀
- 神秘禮物:香港大廚重掌炒鍋
- 安寧療護:女兒的小提琴老師
- 參與奇蹟:逃出多發性末期肺癌死亡毒鈎
- 癌症重生:神婆病人醫病啟示
- 癌末調理:港商食道癌得控顯年輕
- 參與奇蹟:護理師絕處逢生活過來了
- 參與奇蹟:山東老兵的最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