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場專題2場參訪 拼地熱發電
經濟部地礦中心為加速推動地熱發電,今(17)日起為期兩天,舉行「地熱進行式-2024探勘地熱深層潛力場域」論壇,超過400位關心臺灣地熱發展的專家學者與民間業者與會,針對臺灣地熱能發展進行深入交流探討,以提升台灣地熱探勘技術水準並加速國內地熱能的開發進程。
「地熱進行式」論壇,取其代表全力加速推進地熱能源利用的意思,共有14場專題演講與現地技術交流,內容涵蓋各地熱潛能區的開發、挑戰與創新技術應用。明天安排的實地參訪行程共有兩處,首先到地礦中心、中油、豐宇綠能在馬槽地區的探勘井場,接著到結元能源位於四磺子坪的地熱電廠,藉此建立產業投資信心,展開全方位合作。
2千米連續岩芯取樣 國內首見
論壇除公開發表最新國內地熱探勘成果,宣示政府領跑、探勘台灣深層地熱能源的信心與決心,會中並展示鑽探取樣的3米長連續岩芯,岩芯來自長度相當於4座台北101大樓高,超過2000米地熱探勘深鑽完整取樣中的一段,國內首見。
這段岩芯由地礦中心、工研院、土耳其Ortadogu鑽探團隊在臺東海端霧鹿地區耗時8個月取得,團隊克服變質岩破碎且易打滑空鑽、岩層漏漿、湧水等極惡劣地質條件,終獲這項地質鑽探調查成果,後續將進行試驗分析,以釐清地熱儲集層特性與高達140°C的熱源裂隙通道,進一步評估深層地熱潛力場域的熱能賦存量。
地礦中心指出,該連續岩芯為國內地熱探勘活動中,首度鑽獲原生代表大陸地殼的花崗岩,足以反映可以利用該岩芯直接分析並評估深層地熱的代表性,使該2000米岩芯,更顯珍貴。
地熱蘊藏形貌 跨尺度多元探勘
根據本論壇勾勒出的全台地熱潛力場域的地熱能蘊藏形貌,已有多處場域經實際鑽井驗證,其中,探勘溫度從大屯火山群地區的245°C高溫、東部變質岩區的花蓮瑞穗175°C、臺東延平150°C、臺東霧鹿140°C,到西部地區南投春陽120°C。
地礦中心經過與國內團隊推動跨尺度多元探勘,地熱調查技術已逐漸成熟,這些驗證溫度加速推動產業在不同熱能情境與條件下的利用方式,展現地熱資源在能源轉型中的關鍵角色,有助促進2050淨零碳排的能源願景。
帶動地熱發展 探勘資訊全公開
地礦中心主任徐銘宏指出,該中心肩負探勘地熱能潛能開發責任,與臺大、成大、中央、北科大、工研院等學研團隊共同合作對地熱潛力場域探勘,目前獲得的各種地質資訊公開在地熱探勘資訊平臺,豐碩的探勘成果預期將帶動整體地熱發展,成果可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