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趨勢新浪頭 王美花頒3獎54企業

新創事業獎得獎企業與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前排左6)及中小及新創企業署長何晉滄 (前排左7)合影。
新創事業獎得獎企業與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前排左6)及中小及新創企業署長何晉滄 (前排左7)合影。圖 / 中企署提供

經濟部昨(22)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26屆小巨人獎、第22屆新創事業獎與第30屆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聯合頒獎典禮。今年度有12家出口績優企業獲頒小巨人獎、20家新創企業獲新創事業獎、22件創新標的獲創新研究獎,以上共計54家得獎企業,由經濟部長王美花頒獎。

王美花表示,中小企業在臺灣供應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各自在擅長領域中,形成彼此依賴的合作夥伴,許多國際大廠對臺灣創新技術也相當肯定,不過近期減碳與循環經濟議題對中小企業形成壓力,她勉勵在座中小企業除繼續投入創新研發,必須因應淨零減碳趨勢,掌握國際情勢與發展契機。

小巨人獎12得主 具豐富出口經驗

本年度小巨人獎共有12家得獎企業,產業涵蓋寬頻網路設備、物聯網感應器、工業內視鏡整機、乙太網路交換器與光電轉換器、滾針軸承、活動板手、濾水材料、膠帶與接著劑、基礎生醫檢測試劑等,得獎企業均具豐富出口經驗,精準掌握客戶需求。

其中,達運光電專注室內外射頻與光傳輸設備的研發與製造,為亞洲唯一通過北美主要有線寬頻營運商。立多祿專精生產高速精密滾輪軸承,其高階兩輪車用引擎與動力工具用滾針軸承位居全球前三大。得獎企業均具廣闊國際視野,敏銳掌握景氣循環,提升國內產業能見度與競爭力。

20家得獎新創 展現淨零競爭力

新創事業獎今年共有20家新創獲獎,產業含括有科技類、生技健康、金融科技、傳產創新與資訊應用等,彰顯數位轉型與淨零排放經濟浪潮下的創新活水,在不同產業領域中有著「新」的關鍵地位。

科技產業組隆順綠能自行研發技術,將難以處理的廢棄物轉製為固體回收燃料,取代燃煤等傳統化石燃料,為第一家固體再生燃料循環經濟龍頭,未來積極向新南向國家與德國拓展。

創新傳產組,展鮮農產生技為全臺最大牛番茄供應商,運用新型急速冷凍加工技術,將蔬果立即冷凍保鮮,減少農產浪費並延長保存期,有效調節市場供需、維持價格穩定。

創新服務組得獎的采風智匯,看到高齡者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與骨鬆慢性病的專科醫療需求,結合既有醫療流程,開發AI影像辨識技術,為全臺首例將AI技術運用在退化性關節炎輔助診斷。

創新研究獎  22件技術生根茁壯

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今年共有22件獲獎,創新研發應用範疇非常廣泛,其中,農識國際以AIoT為基礎,開發禽畜智慧管理系統,協助農民提高飼養效能,遏止禽流感疫病感染;醫百科技以AR/VR技術導入模擬訓練,有效提高照護人員技能。顯見企業在面對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上,持續努力調整產品與服務,使技術得以持續生根乃至茁壯。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