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癌不傷心 橙皮素減小紅莓心臟毒性

陽明交大、國衛院、林口長庚等單位共組的研究團隊發現,橙皮素可以緩解癌症化療藥小紅莓副作用但不影響其抗癌療效,成果已發表在今年8月的氧化還原生物學(Redox Biology)期刊。圖為發現並激發本研究靈感的陽明交大傳醫所教授傅淑玲 (圖左起)與生科系終身特聘教授蔡亭芬。圖 / 國衛院提供

化療藥小紅莓 心臟毒性臨床棘手

癌症化療藥Doxorubicin,俗稱「小紅莓」。是治療乳癌、淋巴癌、血癌、卵巢癌常見用藥,臨床使用雖已超過50年,但小紅莓造成的心臟毒性卻無法完全解決,這讓病人在對抗癌症時,必須承受心臟功能衰竭的風險。美國目前雖核准一款緩解小藥物,卻會降低小紅莓抗癌力,增加癌症復發風險。

長庚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外科醫師葉集孝指出,小紅莓造成的心臟毒性,是臨床上棘手的副作用。這類藥物在治療乳癌、淋巴瘤與多種血液腫瘤十分重要,卻有5-9%患者在治療後明顯出現心臟衰竭或心肌病變;另在癌症治癒後長期追蹤也發現,約有4-10%病人在10年內出現慢性心臟衰竭。

橙皮素能解副作用 魚與熊掌得兼

陽明交大生科系特聘教授蔡亭芬與傳醫所教授傅淑玲、國衛院與林口長庚共組團隊,為這項難題找到魚與熊掌得兼的新解方。研究團隊發現橙皮素(Hesperetin)這種柑橘萃取物有機會緩解副作用但不影響小紅莓抗癌療效。這項突破性發現有助為化療病人提供輔助療法,成果發表在今年8月氧化還原生物學(Redox Biology)期刊。

研究團隊指出,小紅莓會抑制心肌細胞中長壽基因CISD2的表現,使粒線體與鈣離子調控失衡,導致心臟收縮與節律出問題;相反地,橙皮素則可重新啟動長壽基因CISD2,從而減少心肌細胞受損。

解謎如拼圖 實證支持橙皮素效用

本研究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小紅莓處理的長腫瘤小鼠,注射橙皮素後不僅顯著改善心臟功能,腫瘤體積也明顯縮小,顯示橙皮素不會影響小紅莓抗癌力;同時橙皮素對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用美國史丹福大學提供的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衍生的心肌細胞加以驗證,強化支持橙皮素臨床應用潛力。

這項研究成果如拼圖般,讓原本分散的線索串連成完整的脈絡。本研究除陽明交大團隊,還有國衛院周奕如博士、林口長庚醫院醫師葉集孝兩位共同第一作者;衛福部中醫所、長庚大學、成功大學以及中研院生醫所共同參與。

臨床治療新契機 化療救命不傷心

國衛院表示,目前全球約有30-120萬名小紅莓化療的康復者,在癌症治癒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臟衰竭。葉集孝指出,這些病患雖成功戰勝癌症,卻可能在往後的歲月裡面臨心臟逐漸衰弱的後遺症。橙皮素若能在不影響小紅莓抗癌效果的情況下,起到保護心臟,改善化療造成的心肌損傷作用,將為臨床帶來治療新契機,讓癌症化療真正做到「救命不傷心」。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