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資金市場 助生技潛力新創三策略

PMIA生技小聚。圖前排左起PMIA理事長蔡政憲、中企署署長李冠志、PMIA榮譽理事長李鍾熙、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周筱姿;後排左起為PMIA副理事長曾惠瑾、普華合夥律師李益甄、工研院生醫所所長莊曜宇、PMIA秘書長林治華、資誠生醫產業協同主持會計師黃珮娟、資誠醫材產業協同主持會計師江采燕。圖 / 資誠提供

臺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PMIA)日前舉辦生技小聚,協同資誠邀請中企署、生技醫療產業領袖聚談大健康新創與國際關稅挑戰,映現產業界對政策資源與國際趨勢的高度關注。本次生技小聚,聚焦推動大健康領域新創企業發展、美國對等關稅對生醫產業影響兩項主軸,中企署署長李冠志現場解析政府在支持生技新創方面的多項政策。

三策略 全面建構大健康創育生態 

李冠志在專題中指出,為協助大健康領域新創企業,過去透過執行獎勵金與投資媒合、設置育成中心等措施,促進中小型生技企業成長,同時協助研發成果商品化。他說,大健康是全球發展趨勢,全球市場預期在2030年將突破15兆美元。

李冠志說,中企署今後仍將持續以培育、資金、市場三大策略,輔導臺灣潛力新創。透過加速器培育體系,強化新創營運體質、提供補助降低研發風險,攜手國內外生態系夥伴助力新創企業邁向國際,建構全面多元的大健康創育生態。

大健康+新創育成 大健康創育生態

大健康創育生態是指結合大健康產業與新創育成體系的整體生態系統,透過政府、學界、企業合作,提供資金、技術、導師資源給大健康領域新創公司,協助其研發商品化、擴大市場、接軌國際市場發展。

這個生態系統涵蓋從預防保健、智慧健康科技到再生醫療等廣泛領域,透過加速器、創育機構等機制,提供大健康新創企業成長所需的相關協助,中長期目標在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健康產業鏈。

生技小聚平台 陪伴新創一同成長

PMIA理事長蔡政憲指出,該協會非常重視全球趨勢與臺灣產業發展利基,希望透過生技小聚的平台,分享政府針對生醫產業的最新支持方案,期在國際情勢變動下,陪伴新創業者一同成長。

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周筱姿指出,資誠長期深耕生醫業,持續與PMIA舉辦系列生技小聚,關注生醫產業重要議題。因具備專業會計師、律師、顧問團隊,可以協助新創企業擬定募資策略、設計財務架構,同時能媒合創投資源,協助企業邁入資本市場,促進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的永續發展。

232條款尚未課稅 多數藥品仍免稅

普華合夥律師李益甄在美國對等關稅對生醫產業影響的專題中指出,美國自2025年4月起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已對全球貿易環境造成重大衝擊,醫療器材至少面臨10%關稅。目前,因為232條款課稅尚未正式上路,多數藥品仍免稅,未來美國如決定對原料藥與藥品課徵高額關稅,將改變既有出口成本結構與供應鏈布局。

李益甄提醒,這對臺灣出口商將是重大挑戰。業者需提早布局,掌握風險管理與合規方向,除關稅外,業者亦需留意美方對產品安全、合規性與原產地認定的要求,以免在通關環節遭遇延誤或罰則。

臺灣生技IPO管道豐沛 市值創高

在綜合討論與Q&A環節,資誠醫材產業協同主持會計師江采燕表示,近期全球資本市場受到國際經貿議題影響持續修正,但臺灣生技產業依然有豐沛的IPO管道(Pipelines),同時,生醫產業的市值也不斷創新高,體現臺灣生技產業韌性與國際競爭潛力,她期待未來能透過產官學三方緊密合作,助攻新創企業掌握競爭優勢,在動盪的產業環境中快速找到並奠定成長利基。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