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創主機成果豐 驅動臺灣半導體創新

國網中心主任張朝亮指出,晶創主機Nano 5的啟用,是晶創臺灣方案強化我國研發基礎設施的起點,這次15組成果涵蓋設計、製造、封測與檢測,展現研發效率、設計品質與能效的全面提升,成功強化南部半導體聚落的創新動能。圖 / 國研院提供

國研院國網中心為強化晶片與AI雙軌佈局,並展現晶創主機Nano 5在推動半導體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上的多元研發應用成果,昨(24)日在臺南沙崙國科會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發表新一代國家AI超級電腦晶創主機Nano 5驅動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成果。

本次成果發表會公布晶創主機Nano 5徵案計畫重要成果,展示國網中心建置新一代加速器叢集式超級電腦,如何透過高效能運算技術,助攻南臺灣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為晶創臺灣方案提供強大動能。

晶片與AI共構 晶創臺灣展現動能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指出,國科會將持續推動以晶片為基礎、AI為加速器的科技政策,打造晶片與AI共構的技術創新,國研院院長蔡宏營表示,Nano 5的高效能運算資源,可以看見AI與高效能運算正加速晶片設計與製程創新,國研院將打造開放共享的創新平台並強化產學研各界共同協作,為科技創新注入新動能。

國網中心主任張朝亮則指出,晶創主機Nano 5的啟用,是晶創臺灣方案強化我國研發基礎設施的起點,未來4年將持續擴建高效能運算主機。這次有15組成果涵蓋設計、製造、封測與檢測,展現研發效率、設計品質與能效的全面提升,進一步強化南部半導體聚落的創新動能。

徵案成果發表 展現臺灣創新實力

會中聚焦晶片設計、製造創新與系統安全3主軸,邀請新思科技(Synopsys)產品管理與行銷事業群副總裁李新基以AI時代的晶片設計關鍵力量,從EDA到系統級創新為題,剖析EDA工具如何演進以支援AI加速晶片的複雜設計需求,並探討系統層級整合對晶片效能與開發效率的影響。

晶創驅動半導體升級成果發表。圖左起為國網中心副主任姚志民、Synopsys副總裁李新基、國研院主秘邱佳松、國科會副執秘邱維辰、國網中心主任張朝亮、鴻海半導體研究所所長郭浩中與國網中心副主任蔡孟勳。圖 / 國研院提供

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郭浩中以高效能運算驅動下的半導體製造創新與挑戰,從實務角度分享如何結合設計與製造流程,在AI與高效能運算浪潮下,打造高可靠性晶圓製程與先進封裝平台。

熵碼科技副總鍾承霖帶來Chiplet架構下的AI與Data Center晶片安全設計,說明實體不可仿製功能(PUF)與嵌入式安全技術,如何在多晶粒架構下,確保運算信任與資料完整性,為未來晶片系統安全提供新解方。

產學研發豐 共創數位未來競爭力

這次成果分享並設攤展示,包括仁寶與陽明交大合作、日月光半導體、台郡與成大合作、安國國際與陽明交大合作、百威雷、杰倫智能、金兆葳與UnieAI合作、阿比特電子、振生半導體、智聯服務與UnieAI合作、陽明交大、瑞德感知、群聯電子、臻至科技等15家產學機構參與。

半導體產業使用者成果展示交流一隅。圖 / 國研院提供

主要展示內容涵蓋電路設計優化、低功耗晶片、邊緣安全AI晶片、終端推論晶片、半導體光罩優化、生成式AI導入半導體場域等多元創新應用領域,充分展現善用國網中心高效運算資源打造的豐碩研發成果。

國網中心表示,從這次成果發表可看到晶創主機Nano 5高效能運算資源的深度應用,可以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突破技術瓶頸、提升創新能量並強化產業鏈的整體韌性,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持續扮演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為半導體產業的永續發展與創新升級提供強大技術支援,並共同開創更具競爭力的數位未來。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