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智慧農科三利器 高效養牛解缺工

工研院與畜試所今天在臺南亞太區農業技術展,展出合作開發的國產化智電型餵飼車、吸糞機器人與乳牛聲紋辨識系統三大利器,用科技助攻酪農作業邁向綠色、低碳、精準生產達成永續業與減碳目標。圖為國產智電型餵飼車,擁有自動導航與充電功能,提供少量多餐餵飼模式,可以增加2-3成泌乳量,提高養牛效率與產值。圖 / 工研院提供

全面國產化 智慧科技友善飼養 

工研院今(11)日在臺南亞太區農業技術展,展出多項智慧農工技術。面對畜牧業缺工挑戰,工研院與畜試所開發出全國產化的智電型餵飼車、吸糞機器人與乳牛聲紋辨識系統,用科技助攻酪農作業,從牛隻飲食、畜舍清潔到情緒管理,提供全面智慧照料系統,提高養牛效率與產值,落實友善飼養與動物福祉。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指出,過去酪農業多採進口設備協作,如推料、擠乳機與吸糞器等,這些規格化的標準品,設備多來自荷蘭、法國、丹麥與美國等畜牧大國,適用1000頭以上較大規模的畜牧場,對本土多數只有100多頭規模的酪農戶,這些標準品與惡劣工作環境下所需的常時設備、維修與零組件的及時供應,提供酪農國產專屬智慧協作機具供多元選擇成為關鍵發展目標。

客製化設計 減汙降噪照護心情

工研院表示,國產智慧電動餵飼車是與畜試所合作開發的雙馬達動力系統,具備供料與推料功能、自動導航、充電功能,還可取代人力提供少量多餐的餵飼模式,餵食次數可從每日2次提高到4次;少量多餐的方式更可讓泌乳量增加20-30%。

這套系統也可因應不同乳牛場的規模與設施需求,提供客製化功能設計。此外,有別於傳統機具,智電型餵飼車使用柴油動力,能減少空氣汙染、降低噪音,餵飼時可減少牛隻驚擾,維持動物心情不受外力影響,穩定進食。

畜舍環境維護健康管理 有一套

在畜舍環境維護方面,酪農因需大量人力定時清潔,經修正設計推出國產乳牛畜舍清糞機器人,如同家用掃地機器人只要設定不同情境的環境清潔與動線,在全程智慧導航下可避開牛隻與障礙物,沿路吸除穢物後還能自行復位並返回母站卸載、充電,高效節能;替代大量人力與成本,還可提升畜舍整潔與牛隻健康。

吸糞機器人。如同坊間掃地機器人,全程智慧導航可避開牛隻與障礙物,沿路吸除汙穢物後,自行復位卸載、充電,節省人力與成本;提升畜舍整潔。圖 / 工研院提供

在健康管理方面,工研院也開發出乳牛聲紋辨識系統,透過建立3D乳牛聲紋資料庫,用辨識系統判讀乳牛聲音背後蘊含的意義,助力動物情緒管理、母牛分娩預警以及畜舍管理者24小時分娩協作通知等。

工研院表示,目前這套系統已在屏東與彰化多家畜牧場驗證中,其中,針對動物生產過程的鳴聲準確率已提升至8成;情緒聲紋辨識則超過7成,在智慧化協作下開啟精準照護的省工模式。

綠色低碳精準生產 助農業永續 

工研院表示,根據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針對永續環境領域將積極推動農業低碳協作技術的整合研發,透過跨域關鍵技術協助農業達成精準生產目標。其中,團隊整合的智慧、低碳與通用載具技術,將持續支持智電農工機器人與低碳生產系統發展,助攻臺灣永續農業邁向綠色、低碳、精準生產並達成減碳目標。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