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光電組國家隊 屏東練兵揮軍國際

旭東董事長董基旭指出,這次整合海上光電價值鏈的相關業者與專家學者,目的在籌組海上光電國家隊,進軍國際市場。圖為董基旭主持台灣海上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籌備會一隅。圖 / 旭東環科提供

能源轉型增韌性 不影響陸地使用

歐盟近年為強化能源韌性,不影響陸地使用,全力推動海上太陽光電。法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挪威等國,競相投入產官學資源,義大利更宣稱1GW的海上光電設置目標;中國也開始動作。

為加快發展以海上光電為核心的能源轉型目標,產學研各界日前齊聚旭東環科,籌備「台灣海上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籌備會發起人旭東董事長董基旭指出,這次整合海上光電價值鏈的相關業者與專家學者,目的在籌組海上光電國家隊,進軍國際市場。

海上浮動光電 產業國家隊新標竿

董基旭說,成立協會除有促成業界合作的實質意義,也能同步與公部門合作進行相關驗證制度、智財布局等法規調適,希望臺灣海上浮動光電(Taiwan FPV)可以成為能源轉型關鍵解方,下個產業國家隊新標竿。

董基旭指出,目前正在屏東海域進行為期1年、1.5MW規模的海上發電概念實證,將與法國、比利時、挪威、荷蘭等國的海上光電方案,一較高下。他說台灣在海上光電的技術相對純熟,目前試驗計劃規模世界最大,相較各國方案也最具成本競爭力,結果如何深受各界矚目與期待。

光電新藍海 技術商轉落地新解方

董基旭表示,旭東的浮動結構設計與錨定技術,再統合國內各方優秀技術與產品,可以更有效克服海浪、季風、鹽霧等極端氣候條件,開創太陽光電新藍海。其中,針對鹽霧侵蝕、波浪能等條件將研發新式材料與技術,這部分協會將扮演資訊交流、資源整合與技術合作整合平台,並藉旭東在屏東1.5MW浮動式太陽光電的國家級能源專案實際練兵。

籌備會指出,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在第3次會議提出新減量目標,2032年減量32%、2035年減量38%,誤差2%。能源部門減碳行動需加速,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需並進,為達2035年光電11.82GW目標,需1.26萬公頃土地,海上浮動光電產業技術與商轉模式提供落地的解方。

產學研齊聚 合力布局海內外市場

董基旭強調,當務之急需儘速建立國內與國際標準、驗證制度及調適等相關法規以利台灣FPV國家隊運作,以有效推動海上光電發展,利益台灣能源進一步轉型。目前,以旭東為首的異業結盟,刻正共同設計執行海上能專計畫,下階段將在離岸風場推動風電光電偕同運行,合力布局海內外FPV市場。

目前,台灣海上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已加入籌備者,包括台塑、中興工程、興發營造、泓德能源、安集科技、華城電機、華逸能源、進金生能源、台塑新智能等上市櫃與知名大廠;參與相關試驗計畫的學研機關則有成大、台經院、工研院等。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