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做公益 工研院揪團創新耀全臺

助力聽障舞者打破音樂感知界限,實現文化平權理念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工研院推動公益超過13年,至今已有102項科技應用於公益計畫,累積超過兩萬五千名志工投入。圖為利用5G廣連結、低延遲特性,推出的5G共感穿戴裝置震動背心,將音樂節奏與情感律動轉化成訊號,助力聽障舞者打破音樂感知界限,實現文化平權理念。圖 / 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昨(3)日舉辦今年的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現場展示5G共感穿戴裝置、消毒移動機器人、公益海廢循環暨海洋牧場等8項用科技做公益的落地技術。工研院以科技結合公益,凝聚微光照耀臺灣需要關照的角落,增進社會福祉與影響力。

其中,與兩廳院、桃園市政府利用5G共感穿戴裝置震動背心,結合5G廣連結、低延遲特性,將音樂節奏與情感轉化成視覺、觸覺等訊號,助力讓聽障舞者感受到音樂節奏和情感,打破音樂感知界限以全新方式體驗現場表演翩然起舞。相同技術也用來協助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前期長者,建構自身律動知覺,實現文化平權願景。

科技創新三面向 成果延伸做公益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工研院推動公益超過13年,做為國家級智庫除持續深化技術,推動跨域整合,以科技應用與服務、科技教育推廣以及企業志工三大面向,將研究成果延伸到社會公益應用。至今,已有102項科技應用於公益計畫,累積超過兩萬五千名志工投入。

工研院2024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
工研院2024科技公益經驗分享交流研討,圖左起為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總幹事劉修榮、東華大學教授白益豪、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副主委謝國倫、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秘書長賴志紳、慈濟基金會主任呂芳川、大可創藝團長潘思廷。圖 / 工研院提供

長期以來,工研院以科技創新做為社會發展的堅實後盾,攜手民間企業、政府機構、社福團體,讓公益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增進社會福祉,形成正向循環。劉文雄說,今後仍將秉持「用科技做公益,讓臺灣更美麗」的永續願景,讓科技深入生活,改善人們生活;讓科技為環境永續盡心力,創造正向效益。

轉廢為寶 用海廢復育海生館珊瑚 

工研院副總、永續長兼社會公益會主委何大安指出,工研院以創新科技攜手夥伴落實公益。如為維持永續海洋,與東華大學相關機構、志工團體每年到七星潭淨灘、淨海,清出上萬噸海洋廢棄物。這些海廢因含大量鹽分若直接進入焚化爐,將減少設備壽命。

東華大學團隊想到如何將廢棄物轉為價值寶藏,與工研院合作採用高溫碳化裂解技術將廢棄物轉化為可燃氣體和生物炭,研製新型態生物碳魚礁。相較傳統水泥魚礁每公斤產生約0.9公斤碳排,這些魚礁反而能封存約3.7公斤碳含量,且放到海中可以提供養分幫助珊瑚礁穩定成長,形成穩固生態系。

工研院與東華大學團隊轉廢為寶,成功將淨灘後的海廢物透過高溫碳化裂解技術形成生物碳,混合水泥製成人工魚礁,已在屏東海生館成功復育珊瑚。圖 / 工研院提供

何大安說,目前這項應用已在屏東海生館成功復育珊瑚,正透過腐蝕測試與水質檢測,測試魚礁的耐用性與安全性,未來希望能正式放入海中,同時達到解決海廢與固碳效果,用科技為海洋生物打造新家。

消毒移動機器人 木匠的家更有力

另外,林立街頭的舊衣回收箱展現捐贈者愛心,箱內衣物卻常因存放問題導致滋生細菌、塵璊、過敏原,目前回收站大都透過人力消毒,卻極可能影響人體健康且處理速度受限。何大安說,經與具公益二手店與再生設計經驗的「木匠的家」合作,推出消毒移動機器人,降低50%人力消毒負荷。

工研院整合環境地圖建置、空間定位、導航避障、噴霧消毒機控制技術推出的消毒移動機器人,導入「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協助人員舊衣回收消毒,降低50%人力負荷,提升員工服務品質與效率。圖 / 工研院提供

同時也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尤其導入整合環境地圖建置、空間定位、導航避障、噴霧消毒機控制技術,加上人員教育訓練,讓木匠的家「升級」成爲社福界首間用自動化消毒機器人的公益二手店,25年來累積提供6843人次弱勢族群就業機會,展現社會公益與永續循環效益。

用科技做公益 事半功倍臺灣更美 

目前,工研院也與屏東建國實小、禾懋生醫,用植物健康管理系統、炭化土壤改質、香草萃取等技術,結合安全履歷示範平台推動無毒栽種讓消費者能透明追溯產品來源與品質,義賣所得全數以「慢飛天使基金」模式營運,提供特教生與一般生共學成長,協助身心障礙學童與弱勢家庭親子共學,在科技協助下,讓公益成效事半功倍。

延伸閱讀

 
google.co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Integer nec odio. Praesent libero. Sed cursus ante dapibus diam. Sed nisi. Nulla q
Class aptent taciti sociosqu ad litora torquent per conubia nostra, per inceptos himenaeos. Curabitur sodales ligula in libero. Sed dignissim lacinia nunc. Curabitur tortor. Pellentesque nibh. Aenean quam. In scelerisque sem at dolor. Maecenas mattis. Sed convallis tristique sem. Proin ut ligula vel nunc egestas porttitor.
Morbi lectus risus, iaculis vel, suscipit quis, luctus non, massa. Fusce ac turpis quis ligula lacinia aliquet. Mauris ipsum. Nulla metus metus, ullamcorper vel, tincidunt sed, euismod in, nibh. Quisque volutpat condimentum velit. Class aptent taciti sociosqu ad litora torquent per conubia nostra, per inceptos himenaeos.何大安、 劉修榮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Integer nec odio. Praesent libero. Sed cursus ante dapibus diam. Sed nisi. Nulla quis sem at nibh elementum imperdiet. Duis sagittis ipsum. Praesent mauris. Fusce nec tellus sed augue semper porta. Mauris massa. Vestibulum lacinia arcu eget nulla.
Class aptent taciti sociosqu ad litora torquent per conubia nostra, per inceptos himenaeos. Curabitur sodales ligula in libero. Sed dignissim lacinia nunc. Curabitur tortor. Pellentesque nibh. Aenean quam. In scelerisque sem at dolor. Maecenas mattis. Sed convallis tristique sem. Proin ut ligula vel nunc egestas porttitor.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