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亞灣 S廊帶17企業新創飆亮點

亞灣新創大南方展,進擊的亞灣主題館
產發署聯手中企署於亞灣新創大南方展,合推「進擊的亞灣」主題館,展示17家進駐亞灣廊帶的企業與新創,在5G通訊、AI、物聯網、大數據科技以及臺灣5G+AI加值應用解決方案的發展成果。圖右三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與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共同見證亮點。圖 / 產發署提供

亞灣新創大南方展(2024 Meet Greater South)上週五在高雄展覽館登場,產發署與中企署共推「進擊的亞灣」主題館,展示17家進駐亞灣廊帶的企業與新創,在5G通訊、AI、物聯網、大數據科技以及臺灣5G+AI加值應用解決方案的發展成果。經濟部次長何晉滄、高雄市長陳其邁出席見證。

這項南北研發、落地對接,帶動亞灣廊帶特色產業轉型成果的亮點,包括: 行動AI平台,實現城市交通設施戰情管理、整合船、岸、海事大數據船舶管理平台、石化廠區工安巡檢預警、XR擴增實境虛擬影視內容產製等加值應用。

在產業南北均衡發展思維下,經濟部跨部會協助當地推動亞灣產業科技發展,自110年以來,已經促成166家國內外新創以及IBM、緯創、仁寶、宏達電等17家國際型科技公司進駐,帶動產業投資達230億元、產值提升達538億元。

產發署發言人副署長陳佩利表示,將持續挹注資源推動亞灣2.0方案,除擴大招攬新創進駐,活絡南台灣創新能量,同時將針對半導體上游端的IC設計業,藉由設立「南部晶片設計產業推動基地」,以完備南部半導體S廊帶能量。

其中,針對在地特色產業的石化業,將結合公協會與地方政府力量,助其導入智慧科技轉型,提升石化業整體廠區環保與工安品質。另在發展研發聚落方面,經濟部將透過政策挹注資源,以持續吸引國際型ICT產業加速落地,成立區域研發訓練中心前進國際市場。

進擊的亞灣主題館分港灣、城市、石化、交通、影視等5大展區,展現產業5G結合AI加值應用科技開發與落地驗證成果。在交通展區部分,鑫蘊林科的Mobility AI平台,針對高市5條電動公車路線協助市府降低道路交通安全巡檢人力成本。

鑫蘊林科平台結合影像、光學雷達感測、5G通訊、AI視覺演算技術,自動化識別沿線公車站牌髒污、道路鋪面平整、標線品質,可以即時判斷交通環境異常回傳戰情室,其演算判讀精確度已達90%,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效能。

在港灣展區部分,國內新創摯陞數位自主開發的船舶資源管理系統(Ship Resource Platform,SPR),除具整合船位、海圖、安全航線大數據自動解析功能,同時具備監測船舶碳排預警能力,避免船舶因碳排過多導致碳評等降級受罰,該項技術已商品化,並供應陽明海運、台船等海運公司。

此外,還有國眾、宏達電、中興保全、亞果遊艇、夢想創造、麟數據、杰悉、博世科智能、鬼島工作室、鑀城、雄欣、水力淨綠能、達易智造、嘉堂資訊、拉普達等科技新創與企業,也個別展出5G、AIoT智慧科技等解決方案落地高雄的亮點。

陳佩利表示,隨國際市場需求趨勢,南台灣重工業、傳產將積極規劃導入ICT科技進行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將與高市密切合作,提供政策資源協助國際級ICT偕同供應鏈,採用以大帶小方式落地形成產研聚落,塑造亞灣成為產業前進新南向、國際市場研發、爭取全球商機與落實產業南北平衡發展的基地。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