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關稅變局 紡織業籲先穩電價匯率

經濟部長郭智輝(前排左四)昨天下午到紡織所與業界座談交流紡織業關心的議題並合影。圖 / 產發署提供

紡織所(TTRI)昨 (6 )日下午以關稅變局、匯率升值與AI應用等議題,舉辦業內交流座談,與化纖、織布、成衣等產業代表交流,共同盤點政策興革重點,以推動產業轉型與韌性升級。

出席座談的產業代表包括,紡拓會暨力麗集團董事郭紹儀、儒鴻董事長王樹文、台灣富綢董事長莊燿銘、台灣區絲織公會理事長、弘裕企業總經理郭正沛、友麗工業總經理、臺灣區不織布公會榮譽理事長陳世中、遠東新世紀副總經理黃全億、碩奇科技執行長鐘日隆、大統新創總經理葉柏亮等。

與會業者認為,輸美關稅20%與東南亞國家差不多,相對中國大陸被課50%關稅,對國內紡織業影響相對較小。不過,政府應提供穩定的電價與匯率,協助解決缺工問題;在研發新品時也要挹注資源,助力紡織業永續發展。

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美國更新公布的對等關稅從32降至20%,但這只是「暫時性稅率」。針對與會業者關注的美國對等關稅議題,他說,因為這項關稅變動直接影響企業訂單與產線運作,將持續爭取更低關稅,並就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232條款等議題進行談判磋商,為產業創造有利經貿環境。

經濟部指出,行政院為協助業者應對挑戰,正討論因應美國關稅在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執行情形與特別預算籌編,近日並將送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的特別預算。

同時,將以更全面的93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協助產業,內容包括可具體落地的金融支持措施,以確保企業資金流穩定、出口訂單不中斷,同時引導產業加速升級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技術含量,強化國際競爭力。

另為助產業在國際變局中站穩腳跟,將AI技術應用視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升級工具。先前推出的法人AI試製線計畫,紡織所針對產業特性已開辦4期數位紡織品AI試製線課程,協助企業培訓員工學習AI技能,以降低技術導入門檻,為產業升級扎根。

郭智輝說,對於匯率升值帶來的挑戰,政府已啟動多元協助措施,包括輔導企業善用匯率避險工具、推動拓展新南向及其他國際市場,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也將協助業者培育產業所需人才,將研發配套措施納入產業支持方案研議以協助業者。共同為台灣紡織產業下個黃金10年鋪路。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