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公告最新外銷現況,2024年全年外銷訂單5,895.4億美元,較上期年增285.0億美元,+5.1%;去年12月與上期相較增91.1億美元+20.8%,其中,電子產品33.5%、資訊通信24.3%、光學器材17.7% 均有兩位數成長;機械6.0%、塑橡膠製品5.5%,緩步成長;不過,化學品(-0.6%)與基本金屬(-4.5%)則呈現出口停滯或衰退現象。
因應對策 預估3萬中小企業受惠
針對基本金屬業出口衰退,經濟部提出將協助拓展外銷市場作法,協助廠商利用數位、線上工具辦理拓銷活動洽詢潛在買主;也將持續推動高值化,輔導業者朝精緻化鋼廠發展,開發高附加價值、利基產品,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長期競爭優勢。
為提升出口動能,經濟部2025將延續辦理分散出口市場、吸引外商對臺採購、爭取MIT商機、擴大貿易金融支援以及異業結盟拓銷新興市場等五項核心因應對策,預估3萬家中小企業受惠,目標爭取逾100億美元商機。
擴大參展補助 用新模式爭取商機
在分散出口市場方面,將擴大參展補助、運用新模式爭取新商機。前者,將擴大補助公協會海外拓銷,提高參展補助額度,每展每攤補助增加1萬元;另補助開辦特殊語言人才培訓班,如西語、印尼語及泰語等;個別廠商部分也將比照參展補助額度每家每攤補助增加1萬元。
後者將等組大型拓銷團赴中南美、中東歐等新興市場、運用數位科技行銷,結合新創依中小企業需求提供數位行銷服務,如跨境電商平台科技行銷、AI代言人企業數位形象提升服務等。以及建置中小企業貿易數據平台,經由蒐集全球貿易大數據、買主瀏覽軌跡後,透過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主動替臺灣企業推薦適銷買主。
買主來臺觀展 提高採購優惠上限
在吸引外商對臺採購方面,經濟部將提高買主來臺觀展採購優惠上限:提高每展國外買主來臺觀展採購的交通或住宿優惠金額,每展由20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針對未曾來臺或採購新品項買主,除提供住宿,加碼提供經濟艙來回機票。另將增辦採購洽談會,辦理智慧新應用合作商談會,如智慧醫療、智慧工廠、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等。
在爭取MIT商機的作法方面,在實體活動如指標性國際展覽、台灣形象展等,以MIT為主軸,結合廠商產品舉辦產品發表會及創意公關活動,重點宣傳MIT形象;辦理全球性大型跨國活動,針對永續議題,鼓勵全球企業及NGO、學術單位等組織應用臺灣綠色解決方案包含硬體產品與軟體系統提案,經評選優秀者可來臺參與永續行程,體驗MIT魅力。
增出口貸款 補助海外展設國家館
與國際媒體如紐約時報、BBC合作製播產業形象影片,提高海外參展設置國家形象館補助:為擴大臺灣館整體形象效益,針對現行公協會海外參展攤位數達25個以上建置國家形象館補助200萬元上限,提高形象館補助為300萬至500萬元。
擴大貿易金融支援方面,經濟部將增加出口貸款規模,出口貸放金額由支援60億元,自2024年擴大至70億元,提供廠商按實際貸放利率減0.5%;擴大輸出保險量能,由每年補助輸出保險1億元加碼為1.2億元,提供廠商保險費優惠折扣最高2.5折及最高免收徵信費,承保金額將由700億元成長至900億元。
籌組國家隊 異業結盟拓銷新市場
在異業結盟拓銷新興市場的做法上,結合石化、機械及紡織等產業籌組國家隊,整合相關產品上中下游業者前往印度、東協及日本等市場,並辦理說明會,邀請當地政府官員出席或安排拜會政府單位,以切入當地國家產業政策爭取新商機。
如9月辦理北部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石化產業場(9/24),邀請東協、巴西及墨西哥等7國35家買主來臺與58家台商企業洽談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