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自研的6U立方衛星旺來(ONGLAISAT),昨(5)日在美國佛州卡納維爾角,搭乘Space X執行太空站運補任務的CRS-31,進入國際太空站(ISS),預計一個月後將由ISS彈射進入410公里低地球軌道執行任務,驗證新一代光學遙測酬載等先進技術。
旺來出任務 為期6個月
旺來衛星由TASA與日本東京大學航太系實驗室(ISSL)、ArkEdge Space、Space BD國際合作開發的6U (10*20*30公分)立方衛星,目的在驗證新研發的光學遙測酬載關鍵技術,合作分工由TASA研製光學遙測酬載,日方負責衛星本體設計製造、安排發射與衛星操控;中央大學將做為備援操作地面站。由於旺來是經ISS彈射入軌,軌道高度較低,加上太陽處於活動極大期,旺來任務壽命預期為6個月。
計畫主持人詹鎮宇指出,旺來的光學遙測酬載首度採用Korsch離軸光學系統,進行衛星光學酬載設計、光機設計、製造與驗證,這套系統的優點是體積小並提升光學性能,但設計製造與組裝技術難度相對提高。此外,旺來衛星這次也將驗證測試TASA與台灣半導體中心合作研發的立方衛星級CMOS-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影像感測器與在軌JPEG2000影像壓縮技術。
詹鎮宇說,旺來衛星設計的影像地面解析度為2.8公尺,高於當前普遍同級6U衛星解析度的5-6公尺。如果旺來衛星技術驗證成功,TASA可望在未來的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計畫,導入先進的離軸光學系統技術,屆時將進一步提升解析度。
台日 首次立方衛星計畫
有關旺來衛星的命名,詹鎮宇說,於2021年命名時,正好是台灣國產鳳梨尋求更多出口對象時,由於當時日本友好大量採購,讓台灣人民相當感動,因此取名「旺來」,除了紀念這個事件,也希望兩國交誼持續暢旺。

TASA主任吳宗信表示,日本新太空事業近年蓬勃發展,旺來衛星是台日在衛星領域首個立方衛星計畫,透過計畫合作除可提升雙方技術交流,同時也以可更了解日本新太空業界的生態,未來TASA期望與日方展開更多太空領域的國際合作。
新創追星計畫 明年加碼
問到台灣的新太空產業發展,吳宗信指出,立方衛星使用商規元件居多,因此在經費、技術門檻都較低,研發時間也較短,定位為實驗衛星做為太空新創概念的在軌驗證平台。為推動太空產業量能,TASA業已啟動「新創追星計畫」,藉由委託產業研製立方衛星,提升業界立方衛星系統整合執行能力。
TASA 同時著手建構標準化立方衛星本體平台,使更多產學研界太空創新概念有機會獲得驗證。2022年起啟動1+3+3+3年的新創追星計畫。第1年先期計畫,由芳興、鐳洋各執行1顆3U立方衛星,分別是「信天翁」與「夜鷹」已於今年8月升空。第2期計畫再加入創未來科技,預計2025年下半年,3家企業將各發射2顆8U立方衛星。
延伸閱讀
- TASA新創追星 鐳洋芳興立方衛星升空
- 2024 TASTI 美日太空名人將相偕抵臺
- 關注我太空安全 TASA應邀布拉格會議
- 獵風者衛星 TASA : 6月加入颱風預報
- TASA x 氣象署 海空觀測優化預報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