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照護數位賦能 全人全齡精準健康

2024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合影
2024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合影,圖左起為環球生技月刊總編輯林明定、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執業會計師劉倩瑜、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周筱姿、慧康生活科技執行長鄧居義、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資誠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梅科董事長張偉弘、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游淑芬、工研院產科所副所長張慈映、資誠高齡與醫療照顧產業執業會計師吳偉豪。圖 / 資誠提供

資誠、工研院與環球生技月刊日前舉辦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探討全齡照顧的挑戰與商機,論壇議題聚焦全人全齡照顧的未來發展重點方向,照護領域業者專家與產官學研醫代表共聚一堂,共商進一步推動以精準照護產業成長為動能的成熟生態系。

資誠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指出,精準照護是資誠精準健康大未來三部曲的第三部曲 ,可見照護對醫療體系的重要性,尤其在全民健保做為單一保險人的台灣更是如此。周建宏以自身為例,透過基因檢測得知健康的不足,根據結果攝取健康食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以實踐精準健康。

擴大數位賦能 優化高齡生活

根據最新調查,2070年全台老人將增加到約708萬,青壯年人口將減少到約776萬,小孩則預估不會超過138萬人。面對高齡化社會,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該會參考國際先進國家遭遇的挑戰持續進行相關計畫。今年9月,看好京都大學在生技醫療的高水準,與日本京都大學創新資本(Kyoto iCAP)簽訂MOU,由國發基金與京都大學共同規畫設立新創投基金。

此外,國發會成立的1百億元基金投資照護機器人,以因應未來就業勞動力大幅縮減的趨勢,透過大力投資數位科技,以改善生產、減低對人力的依靠。此外,國發會也將持續進行跨部會整合,擴大數位賦能、優化高齡生活,實現長者在地幸福老化與加速高齡科技產業成長的目標。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說,這次與資誠合作發表的報告,從照護者與被照護者角度出發進行研究,同時回應現今大健康、AI等趨勢。蘇孟宗認為,除AI算力,國民健康代表國力,產官學研醫應戮力合作,發展精準照護產業來提升全民健康福祉。

跨域合作 全齡健康管理新趨勢

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執業會計師劉倩瑜表示,預估未來平均壽命與健康壽命的成長率將出現差異,凸顯積極強化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以避免後續醫療資源的重大浪費。她指出精準照護可分為慢病管理、復健管理、生活支援以及智慧長照系統等4個子領域,串聯多元相關應用有助提升照護服務效能。

對於台灣業者近期積極規劃跨領域發展並布局國際市場,劉倩瑜則呼籲,應持續強化產官學研醫間的有效溝通與協調,協助催生並推動完善的政策與立法,以完整的全人精準照護體系嘉惠民眾。

慧康生活科技執行長鄧居義,會中以慢性病管理的數位轉型為題,分享糖尿病管理App──智抗糖的開發與商模發展。智抗糖目前有140萬人註冊使用,透過真實世界證據(RWE)驗證,可以有效降低使用者的糖化血色素(HbA1c)和血糖,同時互通性高,可串接多個不同的軟硬體平台。

鄧居義提到,過去兩年慧康陸續與日韓澳星與台灣等多國政府單位、保險機構及藥廠合作,目的在降低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發生,減少醫療成本,例如參與衛福部的糖尿病遠距照護計畫、與賽諾菲(Sanofi)合作推出數位胰島素管理解決方案等。

專業樂齡服務 以患者為中心

鄧居義認為,在AI、數位技術驅動下將可生成更豐富的健康數據與分析結果,未來3-5年內「以患者為中心」的數位化健康管理平台將得以實現。近期政府推行平行審查、暫時性給付等政策,成立HTA專責辦公室、五月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入健保給付,對台灣業者無疑是一大機會,基因檢測的給付未來也有很大可能會擴展到慢性病領域。

梅科科技董事長張偉弘以引領疼痛及物理治療新趨勢為題,說明梅科近期推出的全新營運計畫。張偉弘指出,根據統計全球約有22%人口、17億人正遭受骨骼肌肉疾病的困擾,在亞洲先進國家尤為嚴重。除傳統儀器治療、運動治療及徒手治療,梅科科技透過積極建構全新品牌,與連鎖日照機構合作打造「院中院物理治療所」,提供更完善日照服務及專業樂齡運動課程。

完善照護商模 攻國際利基市場

資誠高齡與醫療照顧產業執業會計師吳偉豪指出,國際上的標竿案例包含日醫學館、Honor等組織,這些組織透過人力培訓、系統資訊技術等,快速複製營運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長照生態系。吳偉豪也提到,台灣於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醫療支出和慢性疾病盛行率也會隨之增加,產業須透過創新技術和醫療服務的跨領域整合來應對這些挑戰。

資誠發布《精準照護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報告
資誠發布《精準照護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報告,圖左起為資誠高齡與醫療照顧產業執業會計師吳偉豪、環球生技月刊總編輯林明定、工研院產科所副所長張慈映、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周筱姿、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游淑芬、智齡科技創辦人康仕仲、中化銀髮副總陳佳雯、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執業會計師劉倩瑜。圖 / 資誠提供

此外,必須確立健全商模,建立自費市場機制、提升數據價值、精準定位使用者族群等。吳偉豪認為,台灣為數位科技輸出大國,應透過政府民間持續合作,建立結合人文關懷及數位科技的完善照護模型,成為精準照護的全球領導者,提早搶佔國際利基市場。

中化銀髮副總經理陳佳雯說,台灣銀髮產業生態系涵蓋多樣化服務及產品,滿足老年人口的多元需求,包含由急診、門診和住院照護構成的醫療體系,健保或自費支付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及聽力治療構成的復健體系以及由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及住宿機構組成的長照體系。中化銀髮參與其中的復健與長照體系,以數據提供智慧化賦能、一站式照護整合服務,已逐漸發展成一個銀髮照護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平台。

長照數位轉型 精準照護4要素

智齡科技創辦人康仕仲博士強調,透過最新的AI技術,強調照護數位轉型的機會與挑戰在於如何能大幅減輕照護人員的文書處理工作。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s)及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每日可減少35%的文書處理時間,並將家屬溝通時間縮短50%,顯著提升護理效率與溝通體驗。

康仕仲指出,具備 AI 功能的智慧照護系統,能解決醫療機構找不到護理師的困境,行政報告完全自動化,免除手動操作。AI技術快速的分析與理解力,不僅能使判讀精準快速,還能優化醫病關係與機構營運效率,同時也能改善患者、家屬、醫療照護服務提供者等多方的使用者體驗,為長照產業的數位轉型樹立全新標竿。

工研院產科所副所長張慈映總結時指出,精準照護發展有4大關鍵因素:數據先行、效益支持、生態建構與永續發展。照護服務要做的精準有賴藉個人照護數據與實際服務連結以客製化滿足被照護者的需求,真實世界的數據更是協助業者在產品取證與獲得給付的關鍵。

張慈映強調,照護領域內的業者也必須建構生態系共同合作,甚至尋求跨業合作以患者為中心提出完善方案。產業要永續發展必須重視不同市場的政策與法規要求,政府與民間需持續進行人才培育以吸引資金挹注,均賴業者創新推出優良商業模式以及政府給付支持。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