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調至15% 資誠:三面向評估影響

策略佈局示意。 圖 / unsplash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與數位化推動下,跨國企業集團利用低稅負國家或地區進行轉投資或不合常規的交易安排,以進行過度租稅規劃已成為國際間高度關注的稅務問題。OECD與G20推動的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Global Minimum Tax, GMT),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國際稅制改革潮流。

財政部近日已預告修正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徵收率草案,內容包括自2025年度起,符合GMT適用門檻的跨國企業集團,在台灣境內的基本稅額徵收率(AMT)將調整為15%。財政部的這一政策,主要目的在確保我國的課稅權與稅收權益。

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國際稅制,資誠全球稅務服務主持會計師曾博昇建議財部儘快導入所得涵蓋原則(Income Inclusion Rule, IIR)與合格國內最低稅負制(Qualified Domestic Top-Up Tax, QDMTT)。其中,IIR將確保台資跨國企業的全球所得,若有補充稅時需於台灣繳納;QDMTT則確保台資企業在我國境內的所得達到GMT稅負要求,以根本確保我國稅收權益並能完整接軌國際稅制。

隨著AMT徵收率調高至15%,企業需要評估其是否會受到影響。特別是那些因為享受租稅優惠或免稅所得而導致有效稅率低於15%的企業,可能需要額外繳納AMT。因此,建議企業進一步評估租稅優惠的適用方式,進行相關調整和規劃。

資誠指出企業可從租稅優惠適用評估、稅務合規與規劃與財務影響分析3面向,評估政策對企業造成的可能影響。首先,就租稅優惠適用評估來說,企業應重新審視擁有的租稅優惠政策,確保這些政策在新的稅負環境下仍具有經濟效益;若租稅優惠導致的有效稅率低於15%,企業需考慮是否調整其租稅優惠策略,以避免額外的稅務負擔。

其次,就稅務合規與規劃看,企業應加強稅務合規管理,確保其稅務申報和繳納符合新政策要求。同時,企業可以考慮進行稅務結構調整,以提升全球稅務效率,減少潛在稅務風險。

最後,第三從財務影響分析層面看,企業應進行財務影響分析,評估新政策對財務報表和現金流的影響,以確保有足夠財務準備,應對可能的稅務負擔增加。

曾博昇表示,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已成為國際稅制改革標準,財政部導入GMT政策是大勢所趨,能夠保障我國課稅權。同時,他建議財部能夠快速導入所得涵蓋原則和合格國內最低稅負制,以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國際稅制體系;企業方面則應積極評估新政策影響,進行租稅優惠適用與稅務規劃調整,以確保在新稅務環境中仍能保持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