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花園科技以EPC施工為營運大宗,為不少上市公司建置太陽能電廠,年營收超過10億。10年來,陽光花園科技建置的大小太陽光電系統超過 1,420場,合計系統容量超過200MW,樹立產業中垂直整合的服務典範。
陽光花園服務的對象遍及住家與商用型廠房屋頂,也有MW等級地面型電廠,全靠全台4據點近百位員工完成。陽光花園員工流動率一直是業界最低,董事長陶百群強調,團隊穩定性高對實現永續經營、維持EPC工程品質,十分重要。
陶百群十分重視員工福利、教育訓練與工安,將此做為邁向永續經營的重要基石。有鑑於施工中的小疏忽,可能要長時間才會顯露出來問題,陽光花園從細節處,就建立起完整的檢核制度,每階段都要求嚴格落實。
陶百群坦言,因而將增加成本但卻能提升工程品質,同時寫下同業不易辦到的零工安事故記錄。隨著太陽光電日益普及,消防人員需更熟悉光電設備與災害應變的標準操作程序,台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救災救護大隊新市分隊日前剛與陽光花園聯合辦理救災演練,重視並定期保養維護,以降低災害發生率。
太陽光電為達2050年淨零碳排,政策目標上看40GW。全台太陽光電系統總數多達數萬座,併網量超過10GW,長期維修需求浮現,也帶來龐大維運商機。陶百群強調,蓋一座太陽能系統不難,如何讓業主安心卻不容易。陽光花園最早建置的案場將近10年,至今仍穩定發電,為強化案場管理設立的維運部,由專人負責近期也接收不少孤兒案場的整改案,使其重新回復正常發電。
陶百群說,光電系統的模組與電子組件須定期清潔與維護,有些則是設計不良或施工不佳,若不能及時處理,終將影響正常發電與投資收益,無法創造綠電效益。趨勢顯示,為確保發電品質,初期建置價格不是最大考量;不論出租或投資,長期穩定的投報才是吸引力所在。市場對此形成共識,陽光花園獲得更多業主認同。
10年來,陽光花園持續穩定成長並跨入地面型電站、農漁電共生與大型電廠。今年4座漁電案場約10MW將完工,旗下100%持股的子公司「陽光漁場」負責養殖管理,目標成為漁電共生示範案場,再下一步就要擴大10倍到100MW規模。
目前,能源局已發出30多張售電執照,陽光花園為延伸服務範圍,已布局售電並轉投資綠電售電公司。陶百群預言,售電業將步上日本發展軌跡,先進入戰國時代,然後邁向整合,陽光花園持有電廠逐年提升,期在供不應求的綠電市場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