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智慧觀光轉型 深化跨國合作
亞太觀光產業在疫後觀光復甦、新興數位科技與人口結構變遷推進下,正迎來關鍵轉型時刻。如何透過創新科技驅動產業升級,打造共融韌性的智慧觀光生態系,已成為APEC各經濟體策略布局的重要方向。
工研院日前舉辦亞太虛實互動與觀光轉型研討,邀集美國、秘魯、俄羅斯、馬來西亞等APEC經濟體產官學研專家抵臺,共探應用XR虛實互動與沉浸式體驗等創新技術,推動智慧觀光轉型、深化跨國合作與政策交流。
政策視角產業實踐 驅動轉型創新
這項研討聚焦兩大主題,5國專家以政策視角驅動觀光轉型、以產業實踐引領觀光創新為題,共探涵蓋智慧觀光政策推動、沉浸式數位體驗應用、數位孿生國家建構、APEC跨域案例研究啟示以及文化資產數位轉型等最新成果,多面向呈現產業發展的國際趨勢。
此外,透過討論與交流形成具體政策建議,協助APEC各經濟體建置有利智慧觀光與虛實互動技術應用的制度環境;透過示範案例展示XR與虛實互動技術在知名景點的落地應用。有助提升亞太區域內觀光產業的永續、復甦與數位普及,也成為臺灣擴展國際合作、推動科技輸出的契機。
鏈結亞太產官學研 前瞻合作藍圖
技術司科技諮詢委員鄭桂忠指出,臺灣在數位轉型與智慧觀光應用已深耕多年,透過科專計劃積極扶植新創並推動產業創新。國內參與研討的新創有豐趣整合全通路電子票務與旅遊目的地管理,協助供應商數位轉型並優化旅客體驗;宇康醫電則將智慧檢測、運動科技,導入樂齡旅遊與健康觀光以利全齡應用。
這些新創成功案例呼應以政策視角驅動觀光轉型議題,鄭桂忠期望藉這次跨國交流研討,鏈結亞太產官學研力量,分享政策與創新成果,俾利共同規劃前瞻合作藍圖,讓數位科技成為觀光產業韌性與共融的核心驅力。
創新科技深化體驗 提升旅遊價值
工研院服科中心副執行長陳慧娟指出,本次研討不僅呈現APEC各經濟體在智慧觀光數位轉型的成果,臺灣透過場外示範也展現多元技術應用。例如,工研院用GAI風格動態影像生成技術,以藝術與文化元素推廣臺灣特色,打造城市的差異化品牌形象,帶動文創與觀光產業發展。
此外,宇康醫電應用3D擬真實境技術結合日月潭景觀推出的輕艇激流遊戲,開創運動互動與在地觀光新體驗;暨南大學以VR技術打造沉浸式降落傘體驗,融合南投虎嘯山嵐風情,展現地方觀光特色。陳慧娟說,這些案例不僅展現科技如何深化文化體驗與地方價值,藉由APEC成員交流,同時可以共探如何以創新科技提升旅遊價值鏈的效益。
助攻跨域應用 為亞太觀光添動能
工研院表示,此次研討不僅彰顯臺灣在觀光數位轉型的創新能量,也展現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的承諾,為亞太觀光產業的未來注入更多動能,今後將持續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與永續環境等領域,推進XR、AI與數位平台在觀光產業的跨域應用,協助業者加速轉型升級,厚植臺灣在亞太智慧觀光生態系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