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智慧轉型 提升工安與競爭力
5G具高效低延遲與多連線等特性,目前已是智慧製造與監控領域的重要幫手。然而,在易燃或爆炸風險高的危險場域應用時,仍必須符合嚴格的防爆安全規範,以防患未然。工研院為升級工安與智慧通訊應用,日前與德國萊因認證(TÜV)研討5G通訊技術在高風險區應用時的防爆技術;會中雙方並簽署策略合作以深化高風險場域的智慧應用推展。
研討會鎖定石化、油氣等高風險產業,以5G基地台、天線與路由器等設備的防爆應用為主,同時解析ATEX、IECEx等國際認證要求,助力產業升級高風險場域的5G應用安全並加速智慧轉型,以持續提升我國工安標準與產業競爭力。
防爆轉證服務 簡化外送驗證流程
德國TÜV臺灣實驗室為簡化廠商防爆產品外送驗證流程並加速輸出海外,2022年底已取得IECEx、ExTL核可,具備在地執行IECEx、ATEX與多國防爆轉證服務。這次研討聚焦相關設備在高風險區的關鍵應用、協助業界掌握最新防爆法規與趨勢、加速5G技術安全導入,以全面推升工業智慧化與工安水準。

德國萊因工業服務與安全部經理廖君曼指出,為防範危險氣體外洩引發的大規模傷亡或財損風險,多數工廠均劃設不同等級的防爆區域並配置防爆設備,不過近年來仍發生多起工安爆炸事故。升級高風險區域產業5G應用的安全性相當必要;目前多數防爆產品仍仰賴進口以確保合規。
導入防爆機制 高速穩定聯網監控
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賴秋助說,這次與TÜV合作,不僅深入討論IECEx、ATEX等國際防爆規範,也導入多項符合防爆要求的設計與認證機制,以降低設備失效風險,提升我國石化管線的安全監控層級。
賴秋助強調,工研院近年積極推動高風險場域監測技術的升級,承接高雄地區石化管線智慧監測任務時,導入5G工業通訊設備以強化即時數據傳輸與異常回報能力,在國際防爆標準下安裝系統整合多形式感測器、工業閘道器與5G模組,實現高速穩定的聯網監控。
高危場域工安升級 增產業競爭力
廖君曼強調,隨著工業自動化與製程智慧化的發展趨勢,導入5G以強化即時監控與聯網控制功能的企業日增,不過,由於在爆炸性氣體或粉塵環境中使用5G時具一定的風險性,所以這些場域在應用相關5G設備時事先均須通過嚴格防爆認證。
工研院表示,在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的4大應用領域研發中,韌性社會領域就是在面對危機時能快速應變並降低損失,本次研討會正落實這項理念,藉提升防災科技與工安升級,助力推動高風險場域智慧化,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