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IC產業Q2表現亮眼 全年成長可期

產業統計情境示意。 圖 / Getty Images @ Unsplash提供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根據工研院產科所最新統計資料,發布今年第2季台灣IC產業營運成果,整體來說,台灣IC產業產值1Q2總體表現亮眼,全年成長可期;這項營運成果產值計算以總部設在台灣的IC產業相關領域公司為準;匯率以新台幣 32.1 兌 1 美元計算。

全球銷售成長 台灣 IC產值創新高

根據 WSTS2統計,今年Q2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衝上 1,797 億美元,季成長 7.8%,比去年同期增長 19.6%;銷售量也很驚人,達到 2,653 億顆,季增 12%,年增 12.6%。不過,平均單價(ASP)微幅下滑到 0.677 美元,季減 3.8%,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 6.2%。

其中,美國市場Q2銷售值 550 億美元,雖季減 0.6%,但年成長高達 24.1%;日本小幅衰退,銷售額 110 億美元,季減2.7%、年減 2.9%;歐洲市場 132 億美元,季增 3.9%、年增 5.3%。中國大陸本季表現亮眼呈季增年增雙位數成長,銷售達517 億美元,季增 12.2%、年增 13.1%。亞太地區更火熱,銷售額 488 億美元,季增 18.2%,年增高達 34.2%直逼新高。

產值季增創新高 年成長估逾兩成

工研院產科所數據顯示,台灣 IC 產業第二季產值來到新台幣 15,994 億元,約 498 億美元,季增 7.4%、年增 25.9%。其中,IC 設計業產值 3,595 億元,季減 0.7%,但年增 15%;IC 製造業 10,686 億元,季增 10.4%、年增 32.4%。

IC 製造業中,晶圓代工表現強勢,產值 10,219 億元,季增 10.3%、年增 34.4%;記憶體與其他製造 467 億元,季增 10.7%、年增 0.2%;IC 封裝業和測試業分別達到 1,155 億元和 558 億元,分別季增8%、8.2%,年增13%、15.3%。

整體與個別產值看旺 雙位數成長

工研院預估,2025 年台灣 IC 產業全年產值將衝上新台幣 64,975 億元,約 2,024 億美元,年增 22.2%。除整體看旺,IC產業個別領域也相當看好,可望都有雙位數成長。

其中,IC 設計業預估產值 14,265 億元,年增 12.1%;IC 製造業預估 43,602 億元,年增 27.5%,當中晶圓代工 41,622 億元,年增 28.3%;記憶體與其他製造 1,980 億元,年增 12.7%;IC 封裝業與測試業預估將分別達到 4,803 億元與 2,305 億元,年增上看 13.5% 與 15.2%。

年來產值成長逾兩成 後市看好

觀察2021-25 年以來,台灣 IC 產業產值已從 40,820 億元一路成長到預估的 64,975 億元,5年成長達 22.2%。整體產業中,IC 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各領域表現都很亮眼,其中,尤以晶圓代工成長幅度最大。

展望未來,全球半導體需求持續上升,台灣身為產業重鎮,IC 產業展現強勁動能,隨著新技術與市場不斷擴張,預期未來成長空間可觀,仍相當看好。

--

1IC產業整體產值包括IC設計、製造、封裝與測試4產業領域;其中,產品產值包括IC設計與記憶體與其他製造;IC製造業產值則包括晶圓代工、記憶體與其他製造。

2WSTS 是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的縮寫,為全球性半導體產業貿易組織,負責收集、分析並發布半導體產業的相關資訊與數據預測。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