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財產局昨天近午公布臺灣綠商標註冊申請趨勢報告,同時分析2015-2024年我國綠商標註冊申請案的指定使用商品、服務態樣與趨勢,結果顯示統一、美商蘋果與阿里巴巴為臺灣綠商標大戶。
智慧局根據去年提出的近10年綠商標產業分析報告,疊加最新年度統計數據,完成2025綠商標產業布局分析,做為業者布局綠色產業商標與洞察國際氣候變遷、淨零排放策略等參考。長期觀察,申請量以節約能源、污染控制、能源產品等產業類別為大宗,約占綠商標近八成。
這項分析報告指出,過去10年來我國綠商標占所有商標申請總量的比例約14.30%。其中,2015-17年平均占比13.75%,2018-21約15.57%, 2022-24年平均占比為13.03%,近三年綠商標數量或占比起伏波動大且有下降趨勢,惟智慧局強調,2024年降幅趨緩。
智慧局根據節約能源、污染控制、能源產品、回收再利用、農業、運輸、氣候變遷、環保意識與廢棄物管理9類申請人前三大排行分析發現,統一、蘋果與阿里巴巴在各分類排行榜中重複出現。
各類申請人前三大排序分別為,節約能源類蘋果、統一、華為;污染控制類統一、日商小林、日商久光製藥;能源產品類蘋果、統一、日商任天堂;回收再利用類統一、臺泥、日商三麗鷗。
農業類前三為全農肥料、大益農藥、興農、運輸類光陽工業、德商拜耳汽車、德商戴姆勒;氣候變遷類統一、阿里巴巴、亞馬遜;環保意識類阿里巴巴、統一、日商任天堂;廢棄物管理類前三申請人為統一、阿里巴巴與南韓韓領。
在能源產品、節約能源、廢棄物管理三大領域,前二名均由統一、蘋果囊括。其中,統一在污染控制類以553件申請居不分類整體第一;蘋果則分別在能源產品(431件)與節約能源(419件)兩類稱冠並為整體不分 類總排名第二、三名,堪稱綠商標申請國內外領頭羊。
智慧局指出,依據我國綠商標前3名申請人排行榜,前三名依序為統一、蘋果與阿里巴巴,本期(2015-2024)與前期(2014-2023)相較,前3名申請人排序相同,其中榜首統一綠商標申請量一枝獨秀、成長+15.65%,相較前期為前三名中唯一申請量正成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