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部統計處27日最新資料顯示,以伊衝突等不確定性因素,雖干擾全球經貿成長動能,但部分國家在對等關稅暫緩期拉貨動能優於預期,推升全球經濟表現。美國、歐元區及中國大陸分別上修0.1-0.3 %,餘與上月持平。其中,S&P Global 6月17日也上修全球經濟成長率至2.3%,預測增0.1%。
主要國家經濟概況,美國工業生產與零售銷售增加,出口成長動能增溫;歐元區結束連4個月正成長,出口及工業生產動能轉弱。中國大陸IC及電工器材出口增加,惟手機出口減少,出口增幅放緩中;日韓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出口動能趨緩;韓國出口並結束連3個月正成長。
國內方面,受惠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度不減,加上客戶端於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內,加大拉貨力道,推升5月出口至517億美元,年增38.6%,連續 19 個月正成長。5月除歐洲地區外,對其他主要市場出口皆有雙位數成長。其中,對美出口 155.2億美元、年增87.4%,雙雙改寫單月新高;對東協、日本、中國大陸與香港也分別增加52.3%、17.5%、16.6%。
主要貨品出口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再次改寫單月新高,年增111.1%表現最耀眼,出口規模已連兩月創高;電子零組件在AI、高效能運算需求挹注下,成長28.4%,同步續攀高;礦產出口則因受部分煉油廠定檢與國際油價疲軟等因素影響,年減 27.4%。
在訂單與生產方面,5月延續AI、HPC與雲端產業等需求不墜,加上美國高額對等關稅緩衝期,客戶拉貨動能續強,外銷訂單年增18.5%。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24%,惟部分傳統產業市場需求動能不佳連月減產,抵銷部分增幅。
零售營業額年減1.6%,主要受經濟前景不確定性,衝擊部分消費信心,加上部分車款逢新舊交替期所致;國人出國持續成長,也影響汽車、家具、珠寶鐘錶等銷售動能,不過受惠端午節落點提前、零售業者展店、促銷活動,抵銷部分減幅。1-5月營業額仍年增0.1%。其中,餐飲業營業額年增6.5%,前 5月營業額年增4.0%。
在就業市場方面,整體勞動市場表現仍屬穩健。延續4月創下25年來同月新低,5月失業率3.30%,再降0.02%,連兩月下滑,也較去年同期降0.04%。其中,統計至6月中,無薪假人數2,895人較上月底略增64人,仍以製造業增97人較多,又以金屬機電工增269人最大宗;化工業減少170人、資訊電子、民生工業變化持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無薪假人數減1,790人。
物價方面,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4.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55%。其中,PPI因臺幣對美元匯率升值7.09%、油煤製品、化學材料及製品與藥品、基本金屬及電子零組件等國際市場價格下跌所致,惟燃氣與農產品等價格上漲,抵銷部分跌幅。
CPI方面,主要受肉類、水果、外食等續漲;房租、掛號費、補習及學習費、汽車保修費調升影響,惟蔬菜、蛋類、油料費、運輸費、通訊費等價格下跌,兩相抵銷;扣除蔬果、能源後,核心CPI漲1.61%。
相對全球經濟表現,5月主要國家按美元計算出口年增率多呈正成長,我國年增38.6%,表現最亮眼,新加坡、日本及中國大陸分別年增7.0%、6.0%及4.8%;南韓年減1.3%;累計1-5月,臺灣、新加坡、中國大陸及日本出口增幅分別為24.2%、8.1%、6.0%與5.8%,南韓則較去年同期減0.9%。
主要國家CPI漲幅多均較上月收斂。其中,依漲幅排序日、韓、歐元區、港、台、新加坡漲幅在3.5-0.8%間,約較上月下降0.1-0.4%;中國大陸-0.1%;美國+2.4%則較上月增0.1%。
展望未來,經濟部指出隨各國政府與國際雲端服務業者積極投資 AI 基礎建設,帶動HPC、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加速拓展;國內半導體業者持續投入高階製程研發與產能擴充,均可望支撐我出口動能,惟全球經濟成長仍受貿易保護主義、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干擾,後續發展仍須密切關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