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電力需求 年均成長將達2.5%
企業如何在實踐綠色轉型的過程兼顧用電需求?資誠與台灣電力企業聯合會、台灣董事學會於日前研討低碳能源整合應用現況與商機,由台電副總經理吳進忠、美國德州大學電機系主任李偉仁、資誠能源轉型事業服務團隊會計師廖容翎等,從不同角度解析綠電市場以及虛擬電廠的未來發展。
在AI技術驅動與產業電氣化發展下,全球電力需求持續上升,其中,能源轉型的浪潮更持續重塑全球能源的產業生態。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和人工智慧發展潮流中扮演關鍵角色,現階段電力需求約全球1%,能源署更預估未來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將達2.5%。
低碳轉型 確保充足穩定電力供應
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指出,台灣近年推動儲能見效,在天災事件成功支持電網穩定運作。台灣電力市場的發展在亞洲位居前列,不僅建立市場機制更有穩定交易量。政府將持續完善各項機制,開發市場需要的電力商品,來滿足用戶、電網與發電端各方所需資源。
資誠能源轉型事業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蔡亦臺指出,全球能源產業現有兩大發展方向,即低碳轉型與確保充足穩定電力供應。在此趨勢帶動下各國正加大電網投資,其中,智慧電網和虛擬電廠更是市場焦點。
綠能超越燃煤發電 風電占比提升
廖容翎指出,未來全球電力需求成長可觀,根據IEA預測,2027年前全球電力需求將保持約4%年成長率,相當每年新增一個日本的電力需求量。目前各國持續加大對潔淨能源的投資,再生能源總體將在2025年超越燃煤發電;太陽光電預計在2027年成為僅次於水力發電的全球第2大低碳發電來源。隨全球能源結構調整,高碳電力如燃煤配比將持續下降。
台灣能源結構在2020-2024年顯著轉變,再生能源占比從5%升到12%,展現明顯成長趨勢。就火力發電,2020年燃煤占比仍高於燃氣約10個百分點;在減碳電力發展下,2024年燃煤占比已低於燃氣。目前,台灣再生能源的來源仍以光電最大宗,次為風電,尤其,近年大規模離岸風力迅速成長,一期和二期陸續併網將使風電占比大為提升。
評估成本效益 創造最大永續價值
廖容翎指出,台灣企業綠電需求主要源於綠色供應鏈壓力,綠電使用成為企業維持全球競爭力關鍵。然綠電採購多為長期合約,屬企業長期投資。她提醒,企業綠電採購涉及眾多複雜面向需考量,包含盤點自身用電量及用電模式、檢視綠電採購目標與承諾、分期採購綠電規劃、採購成本分析、減碳效益評估等。
此外,隨著綠電交易持續朝向自由化發展,更需即時掌握政府法規及政策動向。廖容翎強調,企業的綠電採購策略必須保持足夠彈性,進行滾動式調整,才能在評估成本效益的基礎上,創造最大永續價值。
確保電力即時調度 活絡電力產業
吳進忠指出,2024年台灣見證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突破性成長。在多元綠能蓬勃發展下,加上儲能設備、需量反應等新興電力資源投入市場,台電致力深化虛擬電廠應用,從藏電於民、共享經濟、彈性參與、調度彈性4面向規劃虛擬電廠發展。自2017年電業法通過後,與各界專家從商模、資訊技術發展與創新,積極打造電力交易平台吸引不少民間可調度電力資源,成就創新的經濟共享電力交易模式。
吳進忠強調,全球虛擬電廠隨技術躍進,應用面迅速擴張。台灣發展成果獲國際肯定,去年台電榮獲美國Gartner全球電力及公用事業數位創新服務獎亞太區首獎;國內參與虛擬電廠者涵蓋科技、傳產、醫院、飯店等產業,觀察2022-2024年虛擬電廠調度實績,不論即時或補充備轉,平均達成率已連三年超過100%,顯見市場參與熱度以及對電力系統供電穩定的貢獻。
德州經驗 探臺灣虛擬電廠新思路
李偉仁分享德州實施聚合分散式能源資源(ADER)的試點計畫經驗。在德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ERCOT)推動下,該計畫探索和評估將多元化分散式能源資源整合到德州批發電力市場的可行性,並為虛擬電廠的發展打下基礎。
ADER試點計畫的目標在提升電網可靠性、促進市場參與、鼓勵消費者參與以及評估創新演算法。截至去年Q4已有10個ADER參與,總容量達23.5MW,其中,11MW具合格防旋轉功能的備用容量(Non-Spin Capabilities),8.7MW具備緊急事故備轉(ECRS)能力。
德州ADER試點計畫的經驗對台灣具重要參考價值,台灣也積極引入更多市場機制,如容量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等,期透過整合分散式能源資源,提高電網靈活和韌性;也能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參與能源市場機會,並為電網穩定提供支持。台灣可借鑒德州經驗,探索適合虛擬電廠模式,以應對挑戰。
綠電市場 逐漸浮現更多零售需求
針對德州電力市場發展經驗提問。李偉仁指出,關於再生能源的調度議題,在德州是由ERCOT先進行預測,再將預測資訊傳送給再生能源業者確認並回饋,透過資料分享,利於電力調度規劃。
吳進忠回應指出,台灣綠電市場逐漸自由化發展,民營業者市場參與度愈來愈高,應共同負擔電力系統平衡責任。台電未來在規劃相關機制時,會詳細研擬配套措施,包括儲能系統應用,為整體電網穩定營運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台電也陸續推出小額綠電、RE30方案,將使綠電市場逐漸浮現更多零售需求。
中小型交易增 加重售電業者授信
也因此會中討論銀行融資和綠電市場未來走向的影響。蔡亦臺指出,過去綠電市場多為大型交易,銀行端會著重買方信用,但隨著二、三型自用發電設備開放交易,市場上出現更多中小型交易,售電業者扮演的角色將更吃重,因此在授信部分,未來售電業者的信用,預期會在整體交易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延伸閱讀
- 市電搭配綠電 台電低碳電RE30開賣
- 再生能源發電首破10% 綠電交易續升
- 電力自由化電價調升 虛擬電廠東風起
- 加雲虛擬電廠智慧雲 開創共好新商機
- 除役機組 台電偷開機補電力缺口?
- 奇美綠色轉型 玉山銀20億貸款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