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規模的北美生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BIO 2025),昨(19)日圓滿閉幕。台灣數十年來積極培育生醫產業,在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努力下,已為跨域創新奠定堅實基礎,這次展會累計洽商超過1000場次,展現臺灣生醫產業的商機與合作潛力。
這項展會於6/16-19日在美國波士頓舉行。臺灣代表團超過150人,由產發署與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偕同國發會、國科會、衛福部、農業部、臺北市政府、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等部會率42家廠商、協會與法人機構組成並設置臺灣館,以接軌國際、開拓商機。
代表團成員涵蓋新藥研發、CDMO、再生醫學、農業生物技術、精準醫療和智慧健康領域的公司和組織,臺灣館以Taiwan, Your Best Partner in Asia為題,匯集35家廠商展示全齡生醫解決方案,以呼應大會主題The world can’t wait。展期間不僅發現商業合作機會,也提供了解台灣生醫政策和獨特的創新生態系統。
產發署組長翁谷松於臺灣館開幕致詞時表示,臺灣生醫產業從傳統生技到新藥、精準醫療、智慧醫療、再生醫療、CDMO等領域,結合資通訊優勢,發展創新跨域技術,已經具備一定生產製造量能,是全球生醫產業發展的理想合作夥伴。
今年,臺灣館展示新藥、器官晶片、AI輔助癌症篩檢等超過50項技術或產品,亮點包括:仲智數位健康的世界首創全自動化AI輔助胰臟癌偵測系統,這項技術已取得美國FDA突破性醫材認證;嘉正生技的抗體藥物複合體技術;健永生技開發的治療前列腺肥大的植物新藥,已透過母公司Jyong Biotech在6/17日成功掛牌納斯達克。
此外,安宏、藥祇2家生醫廠商,展現科研實力進入大會新創競賽(Start-Up Stadium)決選,成功爭取到國際投資人目光;國內各類生醫CDMO廠商大匯集也是這次臺灣館的特色亮點,今年集結台康、永昕、保瑞、思微合成、臺灣生物醫藥製造、台灣細胞製造等,群聚集結積極爭取國際訂單。
產發署表示,展前為協助我國生醫產業深化美國商機鏈結,6/12-13日連續安排參訪鳳凰城與紐澤西當地的代表性藥廠、研究單位與醫療機構。洽商提供加速器計畫的梅約診所、擁有自動化細胞製造技術的藥廠Cellares、美國臨床試驗中心羅格斯癌症研究系統以及全球委託臨床研究機構CMIC集團美國分部等,促進雙邊在臨床、技術開發等合作。查閱更多相關展訊可至BIO 2025臺灣代表團網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