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商業化 大廠競相研究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Computex前夕再度返台,今天的演講更掀起一波AI熱潮。年初他在CES展說,要讓非常有用的量子電腦上市,可能需要15-30年,一句話使得量子概念股旋即反應利空,但並未澆滅市場期待。
三月中,2025輝達GTC全球AI科技盛會登場,首次推出「量子日」活動,透露非凡意義。量子技術商業化應用尚在發展初期,但國際大廠皆競相投入研究。
建立量子科技產業鏈 打國際盃
分子尼奥(Quantum NIL)執行長林仲相表示,量子光元件是實現量子科技發展的要素,量子電腦的商用化則是技術整合的一大終極目標,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卓越成績與量能,最有條件幫助國際大廠將概念性創意雛型進一步驗證與整合。
林仲相認為,台灣應建立量子科技產業鏈,進而打入國際盃。他強調,面對這場量子科技盛宴,台灣絕不會在全球供應鏈中缺席。林仲相是紐約大學物理學博士,曾任英國IQE公司奈米壓印事業群總經理、洲磊科技總經理,光電半導體業界經驗超過20年。
超穎透鏡夯 將朝量子光學發展
2022年8月,他帶領團隊創立分子尼奥科技,以複合式奈米壓印蝕刻為核心技術,專攻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晶圓級代工與超穎光學元件(metalens)的設計製造,目前可代工2-8吋晶圓,材料包含磷化銦(InP)、砷化鎵(GaAs)、氮化鎵(GaN)、碳化矽(SiC)、鍺化合物(Ge)等,對應不同產品應用。
目前,超穎透鏡(Metalens)正當紅,以奈米壓印蝕刻技術製造高密度奈米微結構為基礎,將率先應用於AR眼鏡;手機鏡頭也潛力十足,為現有鏡片鏡頭產業提供輕薄多工的解決方案。其中,超穎透鏡進一步將朝向量子光學(Quantum Optics)發展。
導入手機鏡頭 帶動巔覆性變革
林仲相表示,超穎光學是晶圓級光學元件,選用輕盈可視性的材料經奈米壓印蝕刻製程,讓AR眼鏡的穿戴感接近傳統眼鏡,如近期Meta採用SiC材料推出AR眼鏡原型機。
林仲相認為,超穎透鏡若可導入手機鏡頭,將會是項具巔覆性的變革,結果將讓智慧手機隨鏡頭減薄變得更輕巧;對手機大廠來說,鏡片硬體不斷創新的威力,不下於AI軟體革命。
千億新市場 打造超穎光學列車
分子尼奧專長奈米壓印製程應用模擬設計與製造,AR眼鏡與多工檢測鏡片為超穎光學熱門應用,林仲相透露,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品牌大廠紛紛探詢。
據專家估計,幾年後全球各種產品對超穎光學鏡片的需求將大幅成長,在與傳統光學搭配下,超穎光學可望成為產值千億的新市場。分子尼奧提前布局卡位其供應鏈,將與產業夥伴協同打造超穎光學列車,揮軍量子光學應用領域。
延伸閱讀
- 化合物半導體晶圓代工 分子尼奧崛起
- NIL半導體晶圓代工 分子尼奧創趨勢
- 台達晶圓輪廓量測儀 SEMI E187 認證
- 合晶捐資季達廳 中原創新半導體教學
- 第三類半導體困境 林仕國:另闢新路
- 2024設備出貨勁彈10% SEMI: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