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外銷單年減3% 電子獨強光學持平

元月外銷單年減3% 電子獨強光學持平
經貿情境示意。 圖 / Getty@ Unsplash

全球經濟漸趨穩步成長,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以及雲端商機續旺,不過受農曆春節落點不同,加上部分產品受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影響,元月外銷訂單減少。另統計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下月接單看法,接單金額動向指數為49.4,推估2月整體外銷接單金額將較1月減少,但光學器材接單金額看好。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昨(20)日傍晚公布的最新外銷訂單統計資訊,元月外銷訂單469.7億美元,較上月減少59.5億美元,減幅11.2%;與去年同期相較年減14.5億美元約3.0%。

這項統計包括業者接單後在國內生產以及交由海外生產者,因此訂單生產後並非全部經由我海關出口。其中,元月訂單約有44.8%的金額在海外生產,因電子與資通信產品廠商提高國內生產致較上年同月下降4.2%。

統計處指出,按貨品別觀察由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殷切,持續推升電子產品接單成長,年增1.5%;資訊通信產品因春節落點與上年不同,年減13.3%;光學器材因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減少,惟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續增,抵銷部分減幅,年減0.3%。

傳統貨品受農曆春節影響以及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加上自動化設備及工具機接單減少,致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及機械接單減少,分別年減21.7%、20.5%、19.0%、4.7%。

分析主要訂單來源發現,美國訂單月減年增163.8億美元,其中以電子產品+16.4億美元(25.7%)較多;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月減年減86.8億美元,以電子產品減少11.1億美元(19.1%)較多。歐洲方面,訂單58.6億美元月減年減,以資通信產品少3.5億美元(11.6%)較多、電子產品減1.6億美元(13.4%)次之。

在東協方面,元月訂單92.4億美元,與上期相較月增年增,其中運輸工具增加12.6億美元,大幅增加178.6倍較多,但資通信產品減少9.4億美元,減幅24.9%,也抵銷掉部分增幅;日本訂單23.5億美元,與上期相較月減年增,其中,資通信增加1.4億美元,增幅29.2%較多。

展望未來,統計處表示國際政經情勢與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恐將持續干擾全球經濟成長;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持續擴增,對臺灣半導體先進製程、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不墜,可望支撐外銷接單成長動能。

另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2月預期接單看法,看好較1月增加的廠商占22.8%,持平者54.5%,減少者22.7%,動向指數DMI(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按家數計算為50.1;按接單金額計算為49.4,推估2月整體外銷接單金額將較1月減少,其中,資通信、電子與光學器材的動向指數分別為48.7、48.1與54.0。

外銷訂單動向指數是根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下月份接單看法所構成的指數,可做為外銷訂單的領先指標,動向指數介於0-100,指數小於50代表預期下滑,50持平,指數大於50則代表預期上升。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