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CES日前在拉斯維加斯登場,技術司在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後率11家前瞻科技新創與企業1參展後,進一步鏈結矽谷新創生態圈,安排10家新創到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dford Universit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新創加速器Skydeck進行國際商務拓展。團隊涵蓋半導體、太空科技、醫療科技、量子運算與永續循環等領域,促成多項技術合作與商務洽談,募資與訂單可望創造出台幣4億商機。
振生 獲選加入Silicon Catalyst
振生半導體(Jmem Technology)是國內第一個將量子密碼學(PQC)嵌入晶片商品化的新創,獲選加入錄取率不到10%的美國最大半導體加速器 Silicon Catalyst,也是台灣第一個入選團隊。
推出全球首個整合量子安全解決方案的晶片,結合軟體和硬體安全技術,具備隱形金鑰和堅不可摧的身分驗證功能,確保裝置資料的量子安全保護;安全IP產業中,振生以其獨特的隱形金鑰技術,取代了傳統金鑰儲存,增強了裝置身份驗證的安全性,並符合NIST量子安全加密標準。
該公司以PQC整合多元安全IP,提供量子安全矽智財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與晶片設計服務,經由參與Silicon Catalyst,也成功招募多位美國幹部及團隊,為海外商務拓展站穩腳步,募資額達500萬美元。
張量 拿下美國200kg小衛星訂單
太空科技新創張量科技(Tensor Tech),以往主要服務 50kg以下微型衛星類型客戶,此次赴美順利取得美國200kg 級小衛星客戶訂單。該公司專注衛星導引、導航和控制,提供經驗證的子系統到可擴展組件等符合航太標準的產品。創新的球形動量輪馬達技術,讓姿態控制系統(ADCS)解決方案更小、更輕、成本更低,有助在緊湊封裝中提供卓越性能。

今年Q1將出貨衛星運動控制系統,內含張量科技的軟體、運動控制板卡、感測器與致動器。預計Q2將發射上太空進行衛星部署,Q3預計開始提供衛星服務給終端客戶。
安德斯 艾諾細胞 明健A輪 斬獲多
經濟部法人科專與學研團隊也有捷報,傳出順利與大廠合作的消息。其中,臺大衍生安德斯醫學科技,結合微型影像與生物相容材料,推出無線成像氣管切開套件與新生兒呼吸影像導管等創新產品,可以靈活因應多樣化應用需求。此次以微型影像引導內視鏡、生物相容性內視鏡管材製程與美國麻醉科醫師及獸醫內視鏡護理教學團隊建立合作關係,後續並有望獲得50萬美元的試訂單,刻正與全球醫材大廠Stryker進行合作洽談。
工研院生醫所團隊艾諾細胞,能安全且有成本效益地生產高品質自體與同種異體免疫細胞,無需細胞培養,不僅顯著降低患者治療成本,並為醫療保健產業提供永續且可擴展的解決方案。在CES開展當天宣布與新加坡RMT集團合資成立公司,雙方將共同推動全球首個專為免疫細胞製造設計的仿生磁珠平台商品化iKNOBeads,為安全有成本效益的高品質免疫細胞生產開新局。
此外還有多家前瞻技術新創,也有重要斬獲,如國內智慧膠囊前瞻技術的明健聯合,成功與多家國際大廠進行A輪募資洽談,預計募得400萬美元。專注於開發可吞服的PressureDOT智慧感測膠囊等創新醫療設備,提供涵蓋無線醫療裝置設計、研發、製造和臨床服務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其由醫療器材工程師與外科醫生組成的團隊,憑藉堅實的專利與核心技術,解決多項臨床需求。
TAIWAN Demo Day 新創開新局
經濟部表示,藉由積極鏈結矽谷創新能量,全力擴大臺灣科技力,CES 2025展後帶領團隊在14日參與在矽谷與國發會Silicon Valley Hub 共同舉辦的「Taiwan Demo Day」活動,邀請美國新創生態圈產業專家與投資人等重要人士與會,創造交流與合作商機。
本次赴美團隊也延攬15位國際人才,涵蓋研發、市場及營運等關鍵領域,為我國新創布局全球市場注入新動能。不僅有助強化企業國際競爭力,更可加速新創接軌國際。並將持續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協助新創拓展國際市場,加速新創邁向全球為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持續開新局。

1 從TREE計劃脫穎而出的11家新創,分智慧醫療、節能永續、量子運算/安全三大領域,智慧醫療包括:竹謙科技 (Bamboo Technology)、明健聯合 (Dotspace )、安德斯醫學科技 (EndoSemio)、艾諾細胞科技 (InnoCell Tech)、凡克生醫科技 (VasoCollar) 5 家新創;節能永續涵蓋電動車充電到資源回收再利用,實現低碳高效的永續發展模式,包括:充壩 (gochabar)、鴻躉 (TSGC Technologies)與 沛德永續(Pade Technology) 3家。量子運算與安全從量子安全晶片、超導量子電腦關鍵技術到創新的衛星姿態控制系統,促進量子與太空時代發展。包括:振生半導體 (Jmem Technology) 、台灣量子科技 (Taiwan Quantum Technology)與 張量科技 (Tensor Tech)3家新創。
延伸閱讀
- 工研院CES傳捷報 AI羽球教練獲大獎
- 動物中心血栓晶片 獲CES 2025創新獎
- 工研院遠征CES 10大創新利器亮相
- 工研院CES贏佳評 CTA:正是想看到的
- InnoVEX法人新創強 募資超過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