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今(19)日在臺南六甲院區,舉辦先進雷射製造與數位轉型應用研討暨成果發表,其中由技術司補助研發的高深寬比玻璃載板雷鑽暨金屬化技術,擁有目前業界最高深寬比與真圓度能力,可以大幅提升雷射鑽孔玻璃基板的加工速度,備所矚目。
工研院與東捷、群創三方合作,建立玻璃通孔(Through Glass Via, TGV)製程驗證系統,並以東捷、群創合作開發的光彈檢測系統,搭配超快雷射後定量分析的強健性與可靠性驗證,投入半導體封裝測試,助力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an-Out Panel Level Packaging, FOPLP)提升產能,加速先進封裝產業切入國際供應鏈。
玻璃基板具高平坦度、高耐溫、低熱膨脹係數等特性,能夠有效提升高階晶片產品的整體效能和可靠度,帶動TGV封裝技術市場需求。根據TGV基板市場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TGV基板市場規模達1.01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增至4.24億美元;2024年-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22%。隨著對小型化、高性能電子設備需求的增加,看好市場將持續擴大。
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曹芳海說,搭載精密細微電路的玻璃載板是下世代關鍵元件,工研院研發以超快雷射取代傳統雷射製程技術,透過一次性雷射脈衝,使TGV的鑽孔殘留應力與微裂紋大幅降低,同時可以使孔徑縮小到7.9微米,平均真圓度則高於90%,TGV深寬比最高達25,功能領先群倫;可實現更高的電晶體密度與效能。
曹芳海表示,相較傳統雷射製程技術,每鑽100萬孔TGV,耗時近30小時,以超快雷射發展的高深寬比TGV技術,保守估計約需1小時,節省95%以上工時;提供業者快速、低破損與FOPLP高階封裝製程等方案,不僅產速提升,耗材磨損減少,估計可減少碳排放量40%以上。
另外,此次工研院也與米得科技展出AIoT智能節電控制系統,由工研院開發碳錶硬體模組,結合米得科技的極速晶圓節電控制技術,建置全智能化無線能源與製程數據可視化與警示系統。
當設備超載或發生故障時,除可發送警報通知、協助用戶端即時控制耗能設備,平日也可獲得產碳熱點資訊與時導入優化系統節能減碳方案,雙方合作藉由科技廠房、飯店、醫療院所等通路,協助各行各業快速啟動節能數位化淨零轉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