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結國際資金AI創新 壯大生技業發展

鏈結國際資金AI創新 壯大生技業發展
資誠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指出,AI技術已成為推動各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力量,尤其在生技醫療產業,AI技術與資本市場緊密結合將為未來發展帶來更多契機。圖 / 資誠提供

進軍國際 提升潛力新秀能見度

生物產協聚焦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與資本市場的成長,於前(16)日舉辦生技創新茁壯之路論壇,會中探討AI技術驅動生醫創新力量以及在健康台灣願景中有關鏈結國際資金的機會與挑戰兩大議題,為近期熱門產業主題,提出趨勢見解與產業因應建議。

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於開場致詞指出,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是國內成立時間最久,涵蓋範圍最廣,會員數最多的團體之一。今年主辦的亞洲生技大會規模成長三倍,並與各國貿易投資委員會合作,持續深耕國際交流,幫助台灣生技進軍國際市場。同時,持續透過舉辦傑出生技產業獎與生技小聚,提升生技產業新秀潛力的能見度。

AI賦能 助力生技成兆元產業

資誠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表示,AI技術已成為推動各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力量,尤其在生技醫療產業中,AI技術與資本市場的緊密結合,將為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契機。至於解決生技新創企業所關注的業務與資金問題,資誠可從設立、營運規劃、募資到上市上櫃、市場准入等方面提供支援,幫助生技業者抓住機會,迎接挑戰。

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指出,生技產業一直是政府政策的重點產業,近期更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做為政策溝通平台,台灣在全球應用服務市場占比僅為1%,亟需加強AI應用解決方案發展,特別是在醫療和製造等關鍵領域。

詹方冠認為,預防醫學、數位醫療、長期照護等領域未來需進一步投資,以促進這些領域的創新發展。目前國發會正推動兆元投資,引進民間資金挹注生技產業發展,國發基金近期正設立4個百億元基金,包含AI、文創、智慧醫療與綠色成長等領域,其中智慧醫療百億基金已通過,期助生技產業成兆元產業。

AI分析CDMO助精準永續醫療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組協同計畫主持人鄭宇婷,解析全球生醫產業趨勢與展望時說,疫後全球藥品市場回穩,新世代精準治療技術平台與相關藥物吸引併購與授權交易發生。同時,生醫產業將持續發展創新精準藥物研發、綠色製程與多模態AI分析,且在CDMO產業協助下將滿足精準醫療與永續發展需求。

在AI技術驅動生醫創新力量方面,訊聯基因數位執行長蔡政憲表示,隨著基因定序技術飛速進展以及生技醫療大數據迅速累積,AI技術在生技醫療領域的應用愈發重要,數位工具已逐漸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力量。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生技創新茁壯之路論壇合影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生技創新茁壯之路論壇合影,圖左起為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執業會計師黃珮娟、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組協同計畫主持人鄭宇婷、中華開發資本生醫基金總經理吳欣芳、證交所上市一部副經理張雪真、NVIDIA 生技醫療領域解決方案架構師陳映嘉、安宏生醫董事長林助強、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智慧醫學專題中心執行長施修明、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資誠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訊聯基因數位執行長蔡政憲、蒙特婁投資局外商直接投資部亞洲業務發展總監李雲、比翼生醫創投暨加速器執行合夥人陳彥諭、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游淑芬。 圖 / 資誠提供

安宏生醫董事長林助強認為,AI在新藥研發能發揮極大優勢,除可提高候選藥物的篩選精準度,也可減少或取代部分試驗,縮短藥物開發時間。他強調,AI應用可加速藥品研發,相關演算法也可作為平台技術對外授權,為生醫產業成長添動能。

智慧服務 精準醫療提效成趨勢

NVIDIA生技醫療領域解決方案架構師陳映嘉提到,AI已成為全球生技醫療產業推動智慧化醫療服務、提升精準醫療效率的核心技術。例如AlphaFold協助突破蛋白質結構的難題,過去花費數十年才完成的研究,在AI加持下大幅加速。NVIDIA生技醫療領域提供多項工具可用在新藥開發、醫學影像處理、醫療設備,數位孿生技術並已有醫療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智慧醫學專題中心執行長施修明強調,生技醫療大數據猶如原油,需經過開發、提煉與加工才能釋放潛力。若將AI工具用於生技醫療資料庫的整合應用將對公衛做出貢獻。此外,生技醫療資料數據如健保資料庫為訓練AI利器,更將發揮廣泛深遠的影響力。

蒙特婁投資局外商直接投資部亞洲業務發展總監李雲表示,蒙特婁為加拿大創新中心,有世界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培養大量AI和生命科學人才,豐富資源吸引英科智能(InSilico Medicine)等AI生醫研發公司到當地設據點;莫德納也設立研究中心和mRNA疫苗製造廠。相信與台灣也能廣泛合作推動AI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

向外尋求授權併購與共同合作

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執業會計師黃珮娟,從新創募資到IPO,展望台灣生醫資本市場,黃珮娟強調,台灣生技醫療業營業額從2016年的4,700億台幣成長到2023年為7,578億台幣,至今年9月底上市櫃生技醫療類股市值達1.46兆台幣。近年國際資本市場大幅修正但台灣市值維穩,有利台灣企業向外尋求授權、併購與共同合作。

有關健康台灣願景中鏈結國際資金的機會與挑戰,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游淑芬指出,疫後在投資人對生技醫療產業的關注下,台灣生技醫療類股表現出色,IPO募資金額顯著增長,相較美國香港低迷的情勢,台灣市場穩定成長,尤其新藥授權、海外取證與CDMO規模擴大,可望帶動資本市場進一步成長。

以台灣為跳板 拓展全亞洲市場

比翼生醫創投暨加速器執行合夥人陳彥諭說,前幾年美國醫材新創IPO數量銳減,但台灣新創活力旺盛,市場依然具備潛力。比翼生醫透過Gateway to Asia策略,協助新創以台灣為跳板,拓展亞洲市場,尋找更多發展機會。

陳彥諭強調,生醫新創的4大高山包括:發掘未滿足醫療需求(unmet need)、瞭解法規、取得健保給付與最終如何成為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好的投資人有助生醫產業跨過高山。儘管2024下半年到2025年全球金融環境面臨不確定性,但生技醫療新創依然充滿機會。

中華開發資本生醫基金總經理吳欣芳強調,台灣生技醫療產業近幾年百花齊放,新藥指標企業已進入收割期,無論新藥授權國際大廠、取得產品認證,還是邁向商業化銷售,台灣生技公司在國際舞台均展現出競爭力與實力。她建議,生醫業利用資本市場資源,壯大公司;可考慮透過分割、併購與結盟加速企業發展。

生技業群聚 明年資本市場樂觀

針對資本市場,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一部副經理張雪真強調,過去投資人較關注EPS,但全球產業已從硬體走向軟體,對生技等創新產業,證交所持續推動主板與創新板,希望吸引更多資金挹注生技產業。

張雪真說,藉由資本市場驅動產業鏈結、人才、技術還有新商業模式的發展,壯大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建立起完整產業鏈。證交所上市生技醫療類股市值已達到8,000億台幣,達總市值1.1%。她提醒台灣除半導體外,生技產業已漸成聚落,對2025年資本市場樂觀以待。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