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科技革新 工研院沙崙秀實力

工研院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
工研院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圖左起為太陽光電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晉、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廖禎松、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副所長是枝憲一郎、能源署長游振偉、工研院綠能所長王漢英、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常務理事葉正賢、GESA太陽光電委員會主席沈維鈞。圖 / 工研院提供

淨零永續是目前全球顯學,其中,太陽光電是臺灣實現能源自主的重要技術。在能源署支持下,工研院昨(7)日舉辦2024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建立多元綠能科技開發與示範應用,助力業者搶攻新商機,同時提供國內外綠能研發技術與產業測試、驗證以及媒合場域。

助力成為 亞太綠能產業中心

能源署長游振偉指出,隨著AI人工智慧產業在臺灣蓬勃發展,預計2030年用電量將增加12-13%,國際淨零排放風潮也讓產業對綠電需求越來越高。因此,推動太陽光電的發展不僅是提升臺灣能源自主必要措施,更是未來經濟發展重要基石。

能源署建置的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集結多家國家研究機構資源提供實場性能及試量產示範驗證,為產業化最後一哩路,注入強勁動能,成為創新與產業合作的熱土,助力臺灣成為亞太綠能產業中心。

孕育前瞻技術 增國際能見度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說,臺灣太陽光電產業蓬勃發展,他期許團隊挑戰更高目標,提升臺灣研發創新的國際能見度。例如研發出的穿隧氧化鈍化接觸(TOPCon)的光電轉換率就深具國際競爭力並已商業化生產。

工研院打造的「可撓式矽晶TOPCon模組
工研院打造的「可撓式矽晶TOPCon模組」結合高效的TOPCon電池與模組可撓性,可用於特殊造型的建築立面,提供靈活高效的綠能解決方案。圖 / 工研院提供

可撓性光電模組更可貼附建築物外牆,解決臺灣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此外,沙崙場域更孕育許多前瞻技術,這些技術已進入試量產階段,將助力未來商業推動和國際市場的擴展,促進產業綠能投資與國際合作。

實務分享 浮動太陽光電成果

除成果展,昨天的主題演講指出全球離岸光電發展現況以及帶給臺灣的機會與挑戰,強調海上太陽能在土地稀缺地區的重要性。綠能國際論壇則探討PV科技發展進展,聚焦日本太陽光電技術研發;漁電共生方案的實際應用與展望,反思生態與能源雙贏議題,其中,精彩的實務見解分享,還包括最新的浮動太陽光電成果。

下午登場的鈣鈦礦X ray感測技術發表,指出這種材料因有卓越的載體傳輸力,成為高靈敏度柔性X射線偵測器的理想選擇,會場同時也展示多種鈣鈦礦X射線檢測技術和商業規模的鈣鈦礦X射線平板偵測器;探討鹵化物鈣鈦礦發光材料在X射線成像中的潛力。

工研院鈣鈦礦X光平板感測器
工研院鈣鈦礦X光平板感測器應用領域廣泛,不僅適用於醫療檢測,還可用於工業電路板檢測等,該技術目前已與業界領導廠商睿生光電合作。圖 / 工研院提供

持續推動跨國合作 產業升級

最後,大會聚焦討論再生能源高占比對電網管理的影響,分析2050淨零目標挑戰下的應對策略;介紹光伏電廠與儲能系統整合的調度技術,並探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在沙崙綠能科學城的規劃與未來新興技術引入作法。

昨天的論壇暨成果展,藉由專家洞見與創新技術分享,前瞻光電材料與智慧電網應用,工研院表示,今後仍將持續推動跨國合作與產業升級,其中,可撓式矽晶TOPCon模組、Ecube移動式能源解決方案、鈣鈦礦X光閃爍體的多元應用等三項,成為論壇吸睛亮點技術,備所矚目。

三項吸睛亮點技術 備所矚目

可撓式矽晶TOPCon模組 這項突破地形限制的高效太陽光電革新技術,結合高效的OPCon電池與模組可撓性,提供靈活高效的綠能解決方案。模組採用工研院開發的先進TOPCon技術,能有效降低光源反射,大幅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相較傳統的PERC電池,TOPCon太陽電池高溫穩定性更佳,低照度或高溫氣候下的發電量衰減率低,同時可節省10%以上用地面積,特別適合寸土寸金的臺灣。此外,該模組有可彎曲、易搬運、安裝快的優勢,適合特殊造型建築,如大樓外牆和高速公路隔音牆等。這項技術同時被看好可以拓展為交通載具車頂上的多元應用。

Ecube移動式能源解決方案 工研院在現場小小的攤位,佈建太陽能板與儲能設備,打造E-Cube移動式能源解決方案,具備模組化、可擴充性、離網支援與快速部署等優勢,特別適合在市電牽線困難的戶外展覽與擺攤應用。

工研院Ecube移動式能源解決方案
工研院Ecube移動式能源解決方案能將白天的太陽能儲存起來,無論晴雨、晝夜,皆能不間斷供應綠電,讓市集擺攤更減碳。圖 / 工研院提供

解決方案配備的儲能系統,能將白天儲存起來的太陽能,無論晴雨晝夜不間斷供電,是推動淨零的實證典範。目前,E-Cube已在今年臺南大武崙綠能市集、臺南海安路市集亮相,充分展現在戶外市集中的應用實力與潛力。

鈣鈦礦X光閃爍體多元應用 鈣鈦礦閃爍體與現行的碘化銫閃爍體相比,展現優秀的X光轉換效率與解析度,可以展現低劑量、快顯影的特性,可減少病患受輻射暴露威脅。其中,可撓性設計可讓X光檢測一次到位,預期能減少病患頻繁換姿勢的麻煩,直接提升檢查效率與病患檢測體驗與舒適度。

此外,鈣鈦礦X光平板感測器可以廣泛應用到不同領域,不僅適用醫療檢測,還可用於工業非破壞性檢測,如電路板檢測等。目前,該技術業與睿生光電合作在廠內完成驗證,未來有望應用到多種產業並充分發揮其優勢角色。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