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業報告編製走向自動化,以高效產出財務與監理報告為大勢所趨,PwC Taiwan偕同Workiva日前共同舉辦全球金融業應用雲端科技趨勢以及如何運用雲端數位報告平台編製財務與監理報告進行研討,以優化報告編製資訊與流程的內控,因應日益複雜的金融環境與法遵需求。
法規鬆綁 雲端科技助數位轉型
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執行董事許林舜表示,國際金融業採用雲端平台編製財務報告、監理報告、永續報告已成趨勢。依PwC’s 2023 Cloud Business Survey調查顯示,78%高階主管表示企業已採用雲端科技;根據PwC’s 2024 Pulse Survey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0%金融服務業領導者,計劃在未來12-18個月內投資雲端等新科技,顯示越來越多金融業正運用雲端科技驅動企業數位轉型。
在台灣,自去年起主管機關陸續修改金融、保險、證券、投信投顧等產業委外規範,強調風險基礎(RBA)監理方式,放寬境外處理涉及雲端服務以提高金融業於國際上的競爭力。許林舜建議,金融業者宜儘早將雲端科技納入企業整體數位轉型策略規劃中。
雲端策略 建立透明問責信任文化
雲端科技效益包含改善決策、提升生產力、提升敏捷性、強化網路安全及節省成本等,將有助企業建立透明、問責與信任的文化。許林舜強調,數位轉型涉及科技、人員及流程全面檢視與整合,為此,領導企業採用多面向的雲端策略,廣泛利用雲端託管服務,以實踐數位轉型目標。
根據PwC 全球數位信任洞察報告(PwC's 2024 Global Digital Trust Insights),36%全球金融及數位科技領導者表示,過去三年資料外洩造成100 萬美元或更多損失,許林舜提醒企業採用雲端科技時,應審慎評估資訊系統的控制,除雲端平台的安全性需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第三方簽證報告外,功能需包括良好的權限控管、編輯及異動軌跡、審核控管等,使金融業各項報告的編製具有健全的內部控制。
單一入口多重安全 完整審計追蹤
Workiva大中華區銷售總監邵一揚指出,金融機構在數位轉型過程面臨的複雜性和風險,使資訊品質受到嚴峻挑戰,研究顯示報告資訊分散企業多個系統中,報告編製流程將涉及跨部門協作,易增人工疏漏與數據不一致風險。
Workiva雲端平台透過自動化流程串接多個異質系統、即時協作共編等功能,縮減報告編製時程以簡化複雜的報告編製流程。平台可以支持多種報告需求,包括內部管理報告、監理報告、永續報告及財務報告等。
邵一揚強調,Workiva深知數據安全及法令遵循對企業至關重要,除於平台內提供完整的審計追蹤,確保每一個數據變更都有跡可循外,更支援單一登入、IP地址限制、雙因素認證等多重安全措施。Workiva雲端報告平台亦取得SOC 1 Type II、SOC 2 Type II、ISO/IEC 27001:2013等多項國際認證,確保企業數據安全無虞。
跨報告跨部門協作 編製效率提升
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副總曾翔指出,金融業編製財務及監理報告時往往缺乏共同數位編製平台,造成跨部門間資訊分享困難,甚至需將編製所需資訊印出、人工簽核後再掃描寄出,除編製流程冗長,更存有跨報告、跨部門資訊不一致之風險。資誠推出的Workiva解決方案,透過自動介接系統,直接產出財務報告、監理報告初版,建立財務報告、監理報告間的資訊連動關係。
曾翔強調,善用雲端科技將有助金融業因應日益複雜的報告編製挑戰,不僅合規,更延伸至管理目的,分析企業營運風險與機會,在快速變遷環境下,可以增強台灣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