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照顧博覽會刻正在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行,主軸為跨域照顧的生活解方、耕耘在地接軌國際,展覽匯集食、衣、住、行、育、樂、醫、養、金、終等10大面向,從Cure到Care提供照顧與免照顧的跨域解方。資誠長照法人館邀集主管機關、醫療與照顧產業、寵物產業及企業代表,針對高齡世代的產業趨勢進行交流。
侒可創新長照(AnKeCare)與資誠昨天邀請衛福部主管機關、學者專家、高齡產業經營者與企業代表探討高齡化產業發展趨勢與住宿機構最新開發案例;照顧產業資本市場新星,分享長照業者進入資本市場的新契機。
長照司長祝健芳指出,2026年臺灣高齡人口將達到21%,實質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政策的規劃與推動更形重要。長照十年計畫2.0的核心理念,參考日本介護保險改革,建立以人為本的自立支援與重建制度,延長健康餘命、維持剩餘功能、減少不健康存活年數,與健康臺灣願景相呼應。
長照十年計畫2.0政策目前已有顯著推動成果,除照顧服務的新申請及使用人數持續提升,照護資源透過分級、場域的設計與分配與相關補助計畫引導,精準服務對象有效增加服務效能,未來將持續朝長照十年計畫3.0努力。
把握政府健康老化跨界商機
資誠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許祺昌表示,照顧產業的產業化牽涉到醫療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的重新分配,仰賴主管機關與業者充分溝通。要形成產業生態系則需資金挹注,維持財源穩定;智慧科技的應用則需要打破照顧場域的限制,建構出以人為中心的精準長照服務。
青松健康總經理周孟賢對產業發展提出,包含管理措施合理性、長照機構整併、永續經營與公司治理、員工全齡照顧計畫、全齡友善住宅等趨勢;天成醫療董事長徐慧伊指出,該醫療體系已成立不同服務機構,因應疾病三段五級發展,以醫療為核心向外延伸,結合5G長照服務,建構出醫養合一的大健康互聯網。
資誠家事與高齡權益服務主持會計師蔡晏潭說,政府健康臺灣願景,重視多元財源、扶植自費市場,是確保照顧產業永續發展關鍵;擴大投資提升醫護工作環境,推動智慧醫療串接健康照護資源;鼓勵受照顧者透過健康促進和生活支援科技達到健康老化目標,都是生醫產業與機構攜手合作的契機。

關注私校永續 寵物輔療趨勢
教育部終身學習推展會委員林博文指出,面對高齡化發展趨勢,學校可運用廣闊空間與校舍規劃長照服務機構,延續社會公益辦學宗旨,轉型方式可透過學校附設機構、學校轉投資長照法人或改隸為長照財團法人等方式進行。
林博文強調,無論透過何種方式都需特別注意轉型過程的程序正義、與教職員生等利害關係人溝通並妥善規劃長照籌備計畫等重點。未來私校透過退場或轉型,配合各級政府高齡友善城市規劃逐步導向興辦長照機構、高齡者社會住宅等社福設施,使學校公益目的及相關資源可沿用,以學校永續多元發展策略因應臺灣高齡趨勢。
在高齡少子化浪潮下,寵物產業蓬勃發展,仁馨樂活園區執行長王詩婷將萌寵元素導入長照體系,嘗試用寵物輔助療法協助住民。王詩婷表示,仁馨樂活園區於2022年6月建構迷你馬輔助療法團隊,啟動迷你馬種子學員制度,培訓員工以及動物成為動物輔療員。目前已有多位動物輔助療法實際案例。同時,運用萌寵正向影響力提升照顧機構與社區老中青三代連結。
論壇上半場由資誠家事與高齡權益服務主持會計師蔡晏潭主持,邀請佳恩長照法人董事長蘇秀鑾、北醫大附設醫院副院長張詩鑫及臺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3家近期開業的新型態長照機構分享各自的開發及營運案例。
虛實並濟 實踐在地健康老化
中化銀髮事業與將捷集團在下半場提出企業全方位照顧員工新趨勢。中化銀髮總經理暨台灣銀髮產業協會理事長李宗勇說,將服務導入社區建立關懷據點,以在地服務建立社區自主運作模式,促進長者社會參與並結合相關福利資源,提供多元服務,建立連續性照顧體系以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李宗勇說,中化銀髮關懷55~64歲的準銀髮族需求,自4大面向10大趨勢了解市場所需,並協助營造或媒合需求,以自費照顧服務為基礎,在全臺各地提供照護管理師及長照諮詢師等服務,共同分擔上萬家庭照護難題。
將捷集團執行長林莉婷說,該集團以建案實踐在地健康老化,建築中加入提升高齡者出行安全設施,創造滿足全齡公設空間規劃,更與中化銀髮合作將線上虛擬服務結合實體服務站,將服務直接送到生活場域打造一站式服務體驗。
長者安居 照護不減弱勞動力
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服務主持律師賴芳玉在總結時指出,根據勞動部推估每5位上班族就有1人深受照顧失能家人問題所苦,每年有一定比例勞動力因照顧需要而離職,如何減少離職照顧問題,成為當前企業經營重要課題。
賴芳玉提醒,照顧機構內部事件風控、業者與員工勞動關係、機構與住民法律關係等,以家事案件常見紛爭處理案例,各法律關係的爭點與和平解決可能,必要時可導入如心理、法律、社政專業介入、意定監護、預立遺囑等機制讓業者、住民與員工都能安定與安心,讓長者能安居、勞動力市場不因照顧減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