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研院昨(11)日用科技重塑金融服務樣貌,發表2024年金融業顧客淨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NPS)白皮書與論壇。以NPS到ESG的策略轉型為主軸,聚焦AI轉型與金融永續兩項議題,深度剖析臺灣金融業現況及趨勢,吸引超過百位銀行、保險、證券等領域領導人共襄盛舉。
大會邀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執行秘書胡則華、證交所副總經理趙龍、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簡仲明、微拓科技(beBit TECH)執行長陳鼎文、銀行公會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組召集人、國泰金控資深副總吳建興等重量級意見領袖齊聚,分享數位創新與永續金融的趨勢、挑戰與實踐經驗。
根據2024臺灣金融業顧客淨推薦值(NPS)白皮書顯示,臺灣銀行與壽險業的顧客體驗,雖已逐年提升但得分仍為負值;在縱向比較上,銀行存匯業務、信用卡業務、財富管理業務與壽險業務,過往雖已有大幅改善,但相較國際評比「正分」的平均表現,國內金融保險業的整體服務水準仍有相當進步空間。
這項調查顯示,銀行業在存匯、信用卡與財管服務三大業務的NPS得分仍為負分。其中,存匯業務-2.7%、信用卡業務-5.1%、財富管理業務表現-9.7%最需改善;壽險業平均得分更低,來到-11.7%,但已較前期上升9.9%。
如何提升NPS? 調查顯示,銀行業迫切要優化存匯業務服務體驗、高資產顧客重視的需求服務;信用卡業務必須加強「商品」設計與品牌正面形象;壽險方面,消費者對「擦亮品牌」與「待客服務」的體驗感受最重視。不論銀行或壽險業,消費者對AI智慧客服所營造出的友善數位金融環境,直接影響科技創新印象與顧客淨推薦值。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表示,ESG已成為現代金融業經營的核心議題,「以客為尊」和「公平待客」不再只是口號,更是推動數位轉型和金融永續的重要發展方向。相較傳統的顧客滿意度調查只能描繪表面景象,NPS以忠誠度為衡量關鍵,透過關鍵客戶的態度數據追蹤,瞭解金融業待客良窳,精確反映顧客體驗與後續應對策略洞察。
蘇孟宗說,全球頂尖的Fortune 1000企業,超過2/3應用NPS制定永續經營和改進措施, NPS不僅可用於高度重視顧客體驗與權益的金融業,更可做為各產業推動企業成長、實現ESG目標的重要工具。工研院為呼應綠色金融政策,藉由發表金融業NPS白皮書,助力金融產業數位轉型、落實永續金融。
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說,根據今年調查資料顯示,金融業科技專業不足、商品單一化與服務體驗不佳是最大挑戰。產業未來應建構以顧客為本、價值提升的策略,同時政府部門應建構國家層級跨產業NPS,長期追蹤調查數據用科技驅動解決方案的研發與導入,以達到服務業AI化、製造業服務化目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