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創新科技賦能 應對極端氣候挑戰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開幕致詞時強調,水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不僅關係到環境永續和社會穩定,更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和人民福祉。圖 / 水利署提供

全球各地正面臨氣候變遷,旱澇交替漸成常態。面對嚴峻的氣候變遷挑戰,水利署昨今兩天(9/10-11) 以「水與安全、環境與發展」為題舉辦國際論壇,活動包含水領袖峰會以及水與發展、水與安全、水與環境3大面向9場系列論壇,從核心理念創新出發,促進國內外產官學研多面向合作。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於開幕致詞時強調,水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不僅關係到環境永續和社會穩定,更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和人民福祉,他歡迎各國水利領域專家學者來臺,共同擘劃新時代的水資源永續發展願景。

水利署長賴建信於會中邀請日本河川情報中心理事長池內幸司、臺大地理系教授周素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環境教育學院教授Zoran Vojinovic等重量級講者發表演說,超過500位關心水利議題的海內外專業人,深入探討全球關注的水利議題。

賴建信指出,全球面臨的氣候變遷挑戰愈加嚴峻,非洲納米比亞因乾旱進入緊急狀態,野生動物的生態平衡受到影響。他強調,應該為不可預知的極端情況提前準備,設計在嚴苛條件下仍可運行的系統,並識別潛在脆弱點以提高應變能力。

臺灣在提升土地承洪韌性與調適策略方面進行了多項創新,如推動逕流分擔、出流管制等措施,並利用AI和大數據分析提升防災效率。賴建信強調,未來將強化增設第二道防線以及加速退水等策略,透過科技與創新減少災害對民眾生活和經濟的影響。

池內幸司指出,日本受氣候變遷影響,未來的洪水發生頻率預計將增加2-4倍。日本政府為應對此一情況,研發出各種可以提供居民即時預警的資訊,使民眾能在災害發生前準確並及時撤離。此外,各流域利益相關者正共同推動「全民參與提升流域災害韌性與永續」工作,因應逐年加劇的災害風險。

水領袖峰會座談與談嘉賓合影,圖左起為臺大地理系教授周素卿、日本河川情報中心理事長池內幸司、水利署長賴建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環境教育學院教授Zoran Vojinovic。
水與安全、環境與發展國際論壇活動今天還有9場論壇,將由美國、日本、荷蘭、西班牙、南韓與國內專家,探討AI防災應用等議題。圖為昨天水領袖峰會座談與談嘉賓合影,圖左起為臺大地理系教授周素卿、日本河川情報中心理事長池內幸司、水利署長賴建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環境教育學院教授Zoran Vojinovic。圖 / 水利署提供

此外,周素卿以水綠融合環境永續為題,探討應對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策略; Zoran Vojinovic以自然為本解決方案應用於水安全與氣候適應:來自歐盟RECONECT計畫的成果為題,探討自然解方的效能,與會者深感受益。

水利署發言人副署長王藝峰表示,為期兩天的2024臺灣國際水週-國際論壇,除已經召開的水領袖峰會,今天還有9場論壇,將分由美國、日本、荷蘭、西班牙、南韓與國內專家,探討AI防災應用、自然解方與生態環境營造以及高科技用水的供水策略與水處理技術等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水利署歡迎產官學研各界親臨現場或透過直播線上參與系列論壇與活動。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