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T x 工研院 開拓人造皮膚3D列印

RMT控股集團總裁石原智博(左二)率領旗下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左一)、RMT副社長根本勝則 (右一)與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右二)參加亞洲生技大展。
RMT控股集團總裁石原智博(左二)率領旗下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左一)、RMT副社長根本勝則 (右一)與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右二)參加亞洲生技大展。圖 / 博醫能生技提供

2024年亞洲生技大展期間,RMT醫療集團所屬台灣博醫能生技在生技展與日本RMT-SUPERCELL JAPAN合作,分別與工研院、日本臍帶血儲存公司(StemCell Institute)完成合作簽約儀式。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說,與博醫能生技合作希望透過雙方優勢,擴大台灣再生醫學應用市場與影響力,將台灣再生醫學產業推上國際市場。

亞洲生技大展是全球前三大生技展會,RMT 醫療集團總裁石原智博參與這次活動,RMT醫療集團資本額達10億美元,業務遍及台灣、日本、美國、新加坡、印尼及中東。集團旗下台灣博醫能生技,負責各項臨床試驗與生產製造,超基因生技負責各種幹細胞儲存,即將建置「博醫能基因」,專責細胞與基因檢測。

展會期間博醫能生技與工研院簽約合作3D列印全皮膚組織,預期將成為醫療及醫美先驅技術,成為這次展場焦點。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表示,希望透過這項合作,讓人造皮膚產業的發展,在台灣能自給自足。

石原智博說,人造皮膚的3D列印技術在美國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想到台灣工研院也有這樣的技術。他深知病痛是很辛苦的事情,不忘初衷不以利益為前提,透過技術落地,發展出對人類健康有幫助的醫療,不會忘記醫療對大家最原本的意義。

莊曜宇指出,工研院深耕再生醫學多年,不斷以再生醫學解決現有治療無法突破的瓶頸。其中針對燒燙傷與皮膚整型病人,工研院整合生物墨水材料、皮膚細胞培養分化與自動化細胞3D列印機台等三大領域技術,首創華人仿生全皮膚組織,建構從細胞培養基、細胞膠體成分到大量生產的細胞3D列印機台,可以大量印製全皮膚組織。

博醫能生技與工研院簽訂合作協議,合作推動再生醫療產業細胞3D 列印技術
博醫能生技與工研院簽訂合作協議,合作推動再生醫療產業細胞3D 列印技術。圖 / 博醫能生技提供

他說,原本需要花費3-4星期培養的全皮膚組織,現在只需6天。這次與博醫能生技合作,就是希望透過雙方優勢,擴大將台灣再生醫學應用市場及影響力,啟動再生醫學的創新產品開發引擎,將台灣再生醫學產業推上國際市場。

博醫能生技今年3月獲得工研院異體間質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傷口修復產品臨床授權,這次博醫能生技再次與工研院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再生醫療產業相關細胞3D列印技術,以及衍生新創事業發展。

RMT在國際通路相當活躍,石原智博說,將投入更多資金,選出台灣優質研發技術,把完成臨床的技術帶到全球通路市場,讓全人類都能分享到醫療進步成果。目前,RMT集團致力用4項策略優勢加速發展全球再生醫療。

石原智博說,RMT集團目前的策略優勢,首先,擁有最多元且最優質的細胞儲存中心,提供跨國備存與醫療所需。其次將擴大細胞與基因健診中心,助力預防醫療與精準醫療。 第三,精粹各種幹細胞與外泌體衍生物以優化醫療生技中心應用。

最後,第四項策略優勢,未來RMT集團將發揮廣大國際通路優勢,與台灣知名醫學及生技產業技術合作,發揮加乘效果,助益完成全球患者需求,為全球「亞健康」人士提升免疫力以造福更多人群。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