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供交易 電證分離更接地氣
很多人可能以為,綠電還是跟工商製造業比較相關,然而今年某國際精品就開出必須供應綠電,才要繼續留在高雄某知名百貨公司的條件,此事後來在開陽電力出售綠色憑證下,圓滿落幕。
開陽董事長蔡宗融提醒,製造業供應鏈固然對綠電有剛性需求;金控也大搶綠色憑證。綠憑來自企業自發自用案場。蔡宗融認為,轉供交易模式一旦能從電證合一改為電證分離,綠電來源將更多元,更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蔡宗融說,開陽電力媒合企業取得綠電,不只國際精品這一樁。綠電,不僅攸關出口廠商與製造業訂單爭取,也直接影響所有服務業發展,對政府招商、整體經濟與個別企業發展都有重大影響。
年供國夀中砂綠電 助力淨零
繼去年開陽能源旗下天機電力,每年轉供綠電1,250萬度給國壽,本(10)月,成功簽售每年500萬度綠電,給中砂集團。每年500萬度綠電是什麼概念? 相當於創造減碳效益2,533公噸、造林6.55座大安森林公園,1,258戶家庭用電。

開陽現在仍握有一型電業60MW可立即轉供,除此還有為數可觀的三型電廠。開陽電力在母公司加持下取得「自發自售」優勢,可以循序構建穩定永續的太陽能電廠與綠電平台。
營收續強 明年拼興櫃轉上市
開陽能源(6839)1999年成立,前年興櫃掛牌,今年計劃合併幾家子公司後,拼明年轉上市。不到4年,開陽如同搭上順風車,一路高升。
然而開陽的成功並非倖致,同業都知道,在產業發展初期,開陽一開始就是業界少數能推出一站式EPC服務的大廠。
根據Solar Sharon 針對EPC的排名顯示,開陽已經連續五年名列榜內,去(2022)年更一舉榮登龍頭寶座,實力普獲市場與同業肯定。
今年,太陽光電業界大型案場進行不順,業者接案量普遍不如往年,但開陽能源今年施工中的案場約有150MW,預計年底完工併網,仍可上看100MW以上,業績持續創新高。
指標案營收靚 中小案添動能
開陽董事長蔡宗融指出,營收持續成長的動能來自多個指標性中大型案場,包括參與投資的合豐能源42MW與台灣同業一起投資的大型電業公司也各有幾十MW建置量。
開陽核心能力為太陽光電系統工程EPC與電廠維護營運服務為,工程專案涵蓋太陽能光電廠開發、設計、設備採購、施工總承包與維運。
開陽也擁有專業光電技術能力與統籌經驗,以EPC工程統包商角色,進行電廠評估,從投資、開發、施工、維運與售電垂直整合營運。
儘管已掌握中大型案場、獲利的節奏與優勢,對市場10MW以下的建置案,包括北門、天機二期、公有屋頂等,蔡宗融表示,為進一步分散營收來源,做好風險控管,未來,也會開始承接中小型EPC工程與儲能案場。

薯光案露曙光 光鐸獎連三
在農電共生領域的發展也一樣,蔡宗融不諱言經營農業確實是辛苦的行業。但眼看著開陽薯光計畫成功,再為集團開啟新的獲力引擎,蔡宗融不禁認為,各行各業本來就要面對不同挑戰,也都有辛苦的一面,政府與業者心態也一樣,如能做好調適與改變,相信農業結合光電升級轉型定能締造多贏。
開陽能源用得獎寫歷史,同時寫下口碑與品質。三度榮獲能源署年度光鐸獎肯定:2021年的雲林嘉南大圳濁幹線、海洋局前鎮漁港、四湖1417等工程;2022年麗寶國際賽車場大樓工程;今年再度以口湖938-8工程(498KW)連三,不管地面或屋頂,開陽出品就是國家級肯定。
環保共生 綠能經濟拼多贏
蔡宗融說,口湖鄉案的裝置容量498kW,距離海岸線不到3公里,設計時以耐鹽害與結構安全為首要考量。開陽透過電腦3D結構設計與遮蔭模擬技術,設計出最佳系統配置,蔡宗融如數家珍並補充,開陽重視環保共生,用綠能襯托自然環境,全程維運檢測標準化,至今7年多,發電達4.05度/天/kW,表現優異超乎預期。
開陽能源多年來以集團式經營出發,從本業跨向維運、電廠投資、綠電銷售、建置儲能設備到電力輔助服務,全方位發展太陽光電,重質也重量,連年獲得國家級肯定,不但活化土地達到發展綠能經濟,同時做到節能減碳營造多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