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關税碳費威脅 較對等關稅吃重
正當美國白宮8/1日壓線公布對台20%對等關稅,造成台灣市場震撼時,台灣企業其實更該重視已兵臨城下的碳關税與碳費威脅,益珂環能總經理周家豪指出,2026年因為歐盟CBAM與台灣碳費開徵將實質上路,因此將形成永續分水嶺,也是見證企業存亡與能否致勝的關鍵時刻。
於此同時,益珂環能8/1日在北科集思會議中心的研討會,正以AI商模x碳權管理為核心,鎖定以AI技術為工具,用商模創新提出應對解方與數位平台,以對應即將到來的永續分水嶺,營造並取得致勝機會。吸引線上線下超過千人與會。
資源用在刀口 化碳焦慮為競爭力
周家豪從AI與商模創新視角,提出企業化碳焦慮為競爭力的做法。他一針見血指出,在面對國際詭譎情勢,看準企業保有策略遠見的重要性。既然碳權為剛需,益珂環能何不為此推出碳診斷與商模AI工具,幫助更多企業轉危為安,甚至贏得商機?
周家豪表示,當全球正邁向碳中和,企業資源要用在刀口上。益珂環能這套AI商模診斷工具,不同於一般碳權平台,核心由企業遠見導引策略(strategic navigation foresight),搭配商模、碳資產配置與ESG規劃,以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
AI商模診斷 勢將驅動新一波商機
廣穎電通(4973)執行副總李啟漢指出,廣穎雖未直接感受到來自蘋果等國際品牌的減碳要求壓力,不過企業策略實質已受到市場牽動。他感嘆,廣穎2024年永續報告書厚達80頁,雖可用AI協助完成以減輕人力負荷,但一來碳費成本難以精確計算,再者還必須先整合長期累積的資料…。

這在過去執行不易,現在因AI將成可能。周家豪邊說邊現場實戰演示起來,幾經與AI(EKO)互動應答,AI就可快速生成「企業永續策略書」相關建議與改善方向;現場並隨機邀請磊鑫國際總經理鄭承澤依示範操作,一時現場熱絡氣氛拉滿。
周家豪說,環境永續與企業競爭力的發展非但不是對立,而是共生共成的。所以他開放這套AI商模診斷工具給出席研討會企業,希望經由半年免費試用,使參加研討會的企業更擅於用AI掌握商機;益珂環能也能因匯集壯大用戶資料庫,進一步將減碳海嘯化為經濟引擎,驅動新一波商機。
減碳趨勢不變 地球升溫危機根源
與商機相反的是來自極端氣候的威脅與危機,美國每次重大的氣候災難,至少都是1% GDP的千億美金損失,氣候崩潰也往往導致死亡人數增加3倍;關稅政策也許會因政權更迭而改變,但人類必須減碳的趨勢不會變,至少截至目前,全球各大企業的減碳承諾並沒改變。

益珂環能永續長徐佩君博士提醒,氣候變遷是造成當前很多危機問題的根源。「人類目前正面臨如北極熊般的生存危機,再無具體有效作為,恐將自食惡果」。其實像丹娜絲颱風與這幾天重創南台灣的豪雨並非台灣獨有,此前北京、貴州、菲律賓、美國德州、加州、西班牙與巴基斯坦也都有氣候災難。
投資關心氣候風險 政府要求揭露
徐佩君說,11月COP 30就在巴西舉行,這意味著30年前有識之士就警覺到氣候問題的嚴重性;經過整整30年努力,人類目前已涵蓋28%碳排,但地球從1850年以來一路升溫,一直「力阻地球升溫不超過1.5度」的防線恐將失守。
徐佩君強調,千萬別小看温升1.5OC的影響,這意味著「1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氣候發生頻率將加大、加強。在此背景下,氣候風險成為投資人關心的議題、政府要求揭露的重要資訊。
有感碳費 影響高過輸美20%關税
金錢向來是經濟行為的最大驅力,碳費因此而來,碳有價時代也因此而來。徐佩君指出,許多企業為免因排碳付出巨額代價,所以不得不減碳;台灣目前每噸碳課徵10美元,遠低於國外。她主張,當每噸提升為100美元時才能形成「有感碳費」,屆時碳排才有可能獲得更有效的控制。
廣穎電通(4973)執行副總李啟漢指出,該公司目前執行的內部碳訂價,每噸正是100美元,結果對經營成本造成的影響,顯然遠高過輸美20%關税的影響。永續轉型確實是企業致勝必學的更重要顯學。
海底下數錢 太平洋島國黑色幽默
關島環球基金會主席Edward Lu遠道來台,他呼應徐佩君對地球溫升影響的話題,指出太平洋幾個島國刻正面臨國土下沈危機,關島、土瓦魯、馬紹爾群島皆列危險名單。他說,生活在大都會的人不易感受天災對農作物、潔淨水源的危害;對馬路、房舍等基礎建設,甚至對人身造成的生存威脅。

他提醒,海平面上升會波及臨海大城,屆時都市被淹沒,人們沈在水下數鈔票的情景不是不會發生。在他黑色幽默下,帶領聽眾回到COP 27,指出當年與會者雖達成共識成立基金會來補償碳排受害國,只是幾年過去了雖試圖力挽狂瀾,可惜功敗垂成。
推展碳權 重視減碳防範極端氣候
Edward Lu說,目前各島國長期接受外援,再生能源正為他們帶來經濟發展的契機。他舉例說,關島全年用電量約600GW,但一座AI資料中心所需的電力需求可能就是這個電量的2-3倍;他懷揣理想說,若關島能成功推展碳權,策略上或將可透過機制對外輸出,…。
關於企業策略,李啟漢指出,供應鏈採購目前是廣穎最主要碳排來源,但範疇三與推動ISO14067暫列為未來重點,主因目前尚無法嚴格規範美光、鎧俠、三星、威騰及海力士等供應商。問到,對川普漠視碳排與極端氣候,李啟漢說,以川普善變的個性,難保哪天會改變作法重新擁抱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