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計劃 陳博和:媲美川普星際之門

旅居美國北卡的科學家陳博和博士,投入海神計劃減緩颱風、颶風的威力與災害研究。圖 / 陳博和提供

全球近年積極投入減碳的努力,尚未達到預期目標,川普上台後極可能使情勢逆轉,衍生新的阻力與變數。川普上任前即揚言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日前並表明不支持綠色新政、暫停離岸風電投資,甚至反向擁抱石油的能源決策,對綠能產業,不啻為重重一拳。

Frank研究所創辦人陳博和博士認為,他推動的「海神計畫」並不因此受到影響,反而在過去3年間,市場對此計畫從一開始不瞭解、抱持懷疑的態度,如今支持的人愈來愈多,並焦急地想知道這個重要計畫要如何具體推動。

海神計畫的初衷原是消弭大自然生成颶風、颱風,避開對人類造成的災害,這是最主要核心利益,其手段是在正確的公海位置種植大面積巨藻田,必要時可加配減小海水熱氣上騰技術,藉此改變引發颶風或颱風的熱帶氣旋。

該計畫的海面涵蓋面積有260個台灣島大,困難度之高、資金需求之巨大不難想見。陳博和表示,Frank研究所已克服技術這關,由模型推演驗證其可行性及有效性,並且在取得世界專利後,持續申請各國專利。

陳博和表示,將巨藻用以製造生質能,是海神計劃的附帶利益,但對於取代化石燃料以及減排為地球降溫,確可發揮極重要作用。這不僅是再生能源業發展的新機運,也是石化業轉型的重要契機。

海神計畫的實踐,首先是要獲得前期發展基金,資金可來自政府、企業、創投或個人。至於,實務推動則要結合企業力量,例如石化公司擁有提煉設備可進行油品煉製,是理想人選,也可同時扮演投資者的角。

Frank研究所創辦人博士(左四)全家福,左一為大女兒。圖 / 陳博和提供

在陳博和看來,科技大廠及世界級代工公司也是參與此計畫的理想人選。世界級代工廠更能加速計劃早日成功,科技業巨擘擁有資金及創新、實踐的能力,在面對達成RE目標卻苦無充裕綠電與碳權,海神計畫附帶衍生物是源源不絕的巨藻,所生成的生質能及碳權,滿足其需求,也是具體可見的利益。

陳博和來自台灣,赴美攻讀博士,工作長達數十年,是專長物理、化學及化工的科學家,尤其是化工廠放大及縮小的理論和實驗,長期在Dow化學公司服務直到退休。原本是氣象門外漢的他,因為海神計畫之故,意外成為氣象專家。

相對於世人朗朗上口的AI一詞,「海神計畫」不會引起一般庶民百姓的關注,但以全球各國對於颶風颱風造成重大災損,卻束手無策來看,其重要性不可等閒視之。

尤其,美國去年遭遇多次世紀風災,財產損失以數百億美元計,嚴重程度與野火同為兩大天然災害。川普有意推動「星際之門」,支持美國成為AI大國,「海神計畫」也應視為重要的基建工程。

颶風颱風年年有,海神計劃有望將災損降到最低。談到投入此計畫的原因,虔誠信奉基督教的陳博和,透露一段20多年前的往事。

當時大女兒重病住院,醫生卻告知無力醫治,但他不放棄,每天下班後從家裡到醫院悉心照顧,往返時間5個多小時,他向主求助並發願,只要女兒回復健康,願意付出一切。

他也相信,海神計畫可以實質幫助人類,他以此來還願,也許看不到計畫完成之日,但希望找到有志之士接棒「傳承」。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