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PwC調查,九成企業領袖表示將使用GAI,超過五成企業領袖認為,AI技能短缺和AI技術顛覆,將影響未來十年獲利能力。資誠創新諮詢董事陳世祥說,投資AI不僅能協助企業達到永續經營,也能創造營業利潤率的潛在成長,讓AI落地轉化為商業成果,創造嶄新商業價值。
五步驟企業AI轉型 加速落地應用
陳世祥指出五大步驟有助企業AI轉型,第一,找出公司痛點,辨別緊急程度進行優先排序。第二,設計AI基礎架構,建置第二大腦 (2nd Brain):通用型AI架構適合訓練大量資料且穩定,不過成本較高;開放型AI架構靈活性高並有較強隱私保護,但必須有工程師,門檻較高。
第三,微調AI模型:建置公司相關知識,並進行模型微調與調整,能回答公司專屬問題。第四,客製訓練專屬AI模型,建立智識庫:依照難易程度、經濟效益高低,找出客製化調整優先順序的題目,進行客製化訓練。第五,AI使用技能培訓(Upskilling):透過推廣教育訓練,讓員工學會如何下指令以發揮最大效用。
陳世祥強調,制定出AI工具後最重要的就是落地應用。他舉例,PwC耗資10億美元擴展AI能力,包括用自身資料庫打造內部的ChatPwC,讓員工透過GAI快速整理、取得資料,不僅運用GAI自我轉型,用Llama模型協助某科技大廠打造企業專業腦,解決客戶R&D團隊缺乏標準化流程、問題追蹤等問題,有效強化知識共享,提升R&D效率。
革新不忘風險 AI風險治理五階段
資誠智能風管諮詢董事長張晉瑞提醒,GAI革新過程可能產生各種風險,如資料保護,GAI服務可能向第三方披露個人或機密資訊,存在未經允許使用數據的風險、在知識產權方面,雖然目前對AI生成內容的法律約束尚不明確但GAI生成的內容可能包括受版權保護的材料,必須防微杜漸。
在數據與AI倫理方面,基礎數據庫可能存在偏差,因此AI可能會生成不道德的訊息或建議。最後是GAI可能產生誤導性結果,AI可能會生成不正確訊息,導致潛在的有害決策或行動。張晉瑞認為解決之道,在於企業應建立有效的AI風險治理框架,打造負責任的AI(Responsible AI)。
張晉瑞認為AI風險治理有五個構築階段,首先在領導階層培訓與探索期,讓領導階層明確理解GAI如何影響企業以及可能衍生的風險以及在選擇合適的技術和框架時應考量的因素。其次制定AI策略時,要使組織能在選擇合適AI工具、使用情境選擇和推廣計劃方面做出客觀決策。
三是創建可信任的AI框架階段,確保在資料隱私和保護等方面有適當的流程,並對工作進行審查。第四是技術部署與試驗建立階段,張晉瑞強調要建立一個客製、安全的GAI實例,並應進行適當的網絡安全和隱私簽核,以確保未來正式部署GAI時能從第一天起就成功。最後,第五階段是人員與組織變革。推廣GAI至整個團隊並將現有的學習成果與風險管理框架擴展到新領域,透過企業各層級協同合作有效實踐 AI 治理。
運用AI 三大關鍵打造組織競爭力
資誠管顧執行董事桂竹安表示,企業要運用AI打造組織競爭力有三大關鍵。一是完整的系統與資料部署,建立AI架構,彙整並整合串接企業內部系統與數據,讓AI技術以及用AI的員工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其次是明定相關框架與指引。具體來說就是明定資料使用以及應用範圍,並注意GAI 使用的相關風險,可由Responsible AI框架規範。第三大關鍵是鼓勵建立使用環境及員工心態,營造安全且容易接觸使用AI的環境,透過教育訓練與學習資源,協助員工習得使用AI所需知識;鼓勵分享、試錯的環境,可以透過工作坊等形式,促進嘗試、互動與討論。
桂竹安強調,AI力不等於技術能力,心態的建立相當重要,員工必須懂得運用AI工具,不只優化或自動化現有工作流程,還要能突破框架,創造新方法。當員工對AI工具有一定熟悉度,才能成為工作基本配備並能與跨域專家彼此整合專業,發揮打群架價值。
桂竹安強調,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AI取代掉自己工作中機械化、重複性部分,AI將使我們「重新為人」,而非生產工具。工作的未來將是「More Human, not less」,但他同時提醒,千萬別忽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因為這是AI無法取代的,必須思考如何運用AI來真正發揮與創造人類的獨特價值。
GAI落地實戰 企業領袖策略指路
資誠數位長曾博昇表示,企業領袖須思考如何將AI融入員工日常工作,針對企業特性與產業需求靈活調整AI策略,同時要投入員工AI技能培訓,才能將AI落地轉化為商業成果,創造嶄新商業價值。他說,GAI在實際落地過程面臨諸多挑戰並以ChatPwC為例,在導入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協助同仁撰寫好的Prompt、找出GAI應用的不同工作場域等。
中信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指出,建立AI策略非常重要,AI是輔助各產業達到策略目標的重要工具,但不要為AI而AI,要結合AI與自身企業策略。另外,人才很重要,要建立團隊快速推動與部署AI,也要懂得流程改造、和業務團隊對接,以凝聚公司的共識,共同推動AI。
賈景光說,中信金控導入GAI有三大重點目標,首先增加客戶體驗但不能發生GAI 模型輸出虛假或不準確資訊的「AI幻覺」問題。其次要做好風險管理,建立AI防詐模型偵測異常,防範客戶損失。第三是員工管理,推動CTBC GPT,思考員工與AI如何共同創造價值,讓科技應用效益規模化加效率、實踐獲利。
台智雲總經理、AI大聯盟會長吳漢章指出,GAI為企業帶來「新4P」,包括員工生產力(People)、組織生產力(Process)、產品生產力(Product)、公司在賽局裡的位置(Position),是從上到下全面性的影響。以算力做為AI應用基礎,對企業營運至關重要。但算力是過程,重點是能力,企業必須思考如何運用算力,在營運流程中最大化算力效益,確保在全球競爭優勢。
避免盲從 彎道超車由上而下起而行
PwC 亞太區GAI 負責人Scott McLiver說,AI的應用涉及組織文化、商業策略和風險管理的全面調整,臺灣企業需深度挖掘AI應用價值、同時在內部打造AI友善環境,允許犯錯的機會,以克服AI技術落地挑戰、避免盲目跟進技術競賽,才能在面對國際競爭壓力時,創造實際商業效益。
陳世祥強調,建構完善GAI治理架構,有效管控技術應用風險、持續推動員工轉型,才能透過AI增值,在AI時代開創嶄新格局。AI轉型雖然提供企業彎道超車的好機會,但高階主管必須拿出熱情由上而下 (Top-down) 推動,以制定全方位策略藍圖,確保各管理階層目標一致並能跨部門協作、布局AI商業技術、駕馭GAI導入關鍵,如此才能使AI快速實現並落地應用。
延伸閱讀
- AI大策略 兆立方計畫拼經濟日不落國
- 百工百業AI化 工研院士倡GAI 五策略
- AI新世代 GAI引爆電子零組件新商機
- GAI驅動創新商機 產研共提落地4策略
- 雲端資安監控 吳乙南:GAI驅動新變革
- 欲領風騷必修AI 北科新生迎GAI浪潮
- 聚典緊抓GAI趨勢 企業客戶成長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