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GAI趨動成長 重塑AI時代新人才

數位工作情境示意。圖 / Getty Images@Unsplash

每天用生成式AI 工作看法更樂觀

PwC 發布今年希望與恐懼調查報告(2025 Global Workforce Hopes & Fears Survey),根據這項對全球48個國家與地區,49,843名員工進行的調查,發現過去一年每天使用生成式AI(GAI)的員工,生產力更高、工作保障與加薪更明顯。其中,受訪者包括413名臺灣企業員工。

這項調查指出幾項主要發現,首先,與不常用GAI的員工相比,每天用GAI的員工過去一年生產力(全球92%、臺灣94%)、工作保障(全球58%、臺灣55%)與薪資(全球52%、臺灣38%)都明顯提升。其次,僅有14%全球、13%臺灣受訪者,每天用GAI;全球54%受訪者,過去一年工作中曾用過AI,64%臺灣受訪者用過,較全球數據更高。每天用GAI者在所有觀察指標上的看法也都更樂觀。

技能培育欠均衡 逾半有財務壓力

此外,51%全球非管理職認為擁有所需的學習與發展資源,但臺灣僅20%這樣認為;相較之下,管理職占比稍高(全球66%、臺灣46%),高階主管認同度最高(全球 72%、臺灣83%),顯示技能提升在職務高低者認知存有鴻溝。最後,55%全球員工正承受財務壓力,臺灣受訪者48%承受財務壓力;全球35%、臺灣34%受訪者,每週至少有1次感到工作量不堪負荷。

調查也發現,在全球每天使用GAI的員工相較那些不常用(51%)和從未用(44%)的員工相比,對來年自身職務的展望更樂觀(69%)。不過,在臺灣每天使用(44%)、每週使用(40%)與每月使用1次(41%)GAI的員工,對未來一年自身職務展望的樂觀程度,無顯著差異。

員工用AI有好處 應讓好處規模化

資誠人資管理顧問董事長桂竹安指出,每天使用AI的員工正獲得好處,包括更高的生產力、更大的工作保障與更好的薪酬。但若要讓這些好處規模化,企業必須超越訓練本身,重新設計工作、再定義人機協作關係,執行成敗將決定GAI能否成為企業真正的成長引擎,否則就將錯失良機。

儘管全球有54%受訪者,過去1年在工作中曾用過AI,但常態性使用AI的比例仍偏低,這部分顯示仍有成長的空間;臺灣方面,64%受訪者過去1年在工作上用過AI,高於全球平均,代表臺灣員工更常在工作環境中應用相關AI技術。然而,僅14%全球和13%臺灣受訪者,每天用GAI;每天使用代理 AI(Agentic AI)者比例更低,全球和臺灣受訪者中都僅4%。

GAI正拉大差距 運輸業容錯率低

面對新興科技,儘管企業投資於技能提升計畫,這項調查指出,雇主在技能培育上的投入並不均衡。依目前趨勢,使用GAI族群將進一步拉開與其他員工差距。全球75%、臺灣47%每日使用GAI者認為,自己擁有所需的學習與發展資源;不常使用GAI者如此認為的比例全球59%、臺灣32%。

在員工是否感到身處支持學習的文化方面,也存在顯著差異。全球54%受訪者表示其團隊會把失敗視為學習與成長機會,但不同產業存有差異,科技業比例達65%,運輸與物流業僅47%;在臺灣,僅30%員工認為團隊會把失敗視為學習與成長機會,以電力與公用事業(71%)、農業(67%)、專業服務業(54%)較高,運輸與物流業僅5%。

滿意壓力並存 組織目標認知偏低

雖然全球有70%受訪者每週至少1次對工作感到滿意;但壓力如影隨形。53%全球員工對自身職務的未來抱高度樂觀,其中,非管理職(43%)遠低於高階主管(72%)。對組織目標的看法也分歧,全球調查中僅64%了解組織長期目標;其中,非管理職(57%)與 Z 世代(61%)比例更低。

臺灣受訪者,僅40%每週至少1次對工作感到滿意,26%對自身職務的未來抱持高度樂觀,非管理職(13%)遠低於高階主管(66%),趨勢與全球大致相同;37%了解組織長期目標,明顯低於全球;在非管理職(25%)與 Z 世代(32%)比例更低。

不堪負荷青壯多 升職加薪不樂觀 

55%全球員工正承受財務壓力,臺灣比例較全球稍低(48%)。逾1/3員工(全球35%、臺灣34%)每週至少1次感到工作不堪負荷,其中,全球調查中以18~28歲Z世代占比高,達42%;臺灣29~44歲千禧世代高過其他世代達39%。

關於薪資升遷,過去一年只有不到1/2的員工獲得加薪(全球43%、臺灣34%);不到1/5獲得升職(全球17%、臺灣14%)。今年主動尋求加薪員工的比例比去年少。全球由43%降至37%,臺灣由23%降至20%;主動尋求升職的比例也較去年少。其中,全球由35%降至32%,臺灣地區則由19%降至16%,反映經濟環境情勢並不樂觀。

工作再設計 重塑AI時代人才價值 

桂竹安指出,調查顯示GAI的每日使用者在員工生產力、工作保障與薪酬均有顯著提升,然而每日使用GAI的員工不到20%。這不僅涉及科技升級,更與人才培育與習慣養成。當員工壓力升高、感到工作量不堪負荷,領導者必須重新設計工作,形塑創新文化,同時透過培訓建立共同的AI語言與素養,以簡單可落地應用的日常案例,深化內部應用,協助員工將AI塑造成自身的數位夥伴,重塑AI時代的人才新價值。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