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局勢、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持續升高,為全球經濟前景增添下行風險,根據S & P Global 於4/15日發布的預測顯示,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2.2%,較上月再下修0.3%,主要國家皆下修,約0.1-0.6%。
主要國家CPI區間震盪 出口成長
主要國家中,三月CPI漲幅呈區間震盪走勢,台灣+2.3%、南韓+2.1%、中國大陸-0.1%但月增0.1-0.7%;香港+1.4%、新加坡+0.9%與上月持平;日本+3.6%、美國+2.4%;歐元區+2.2%但較上月下降0.1-0.4%。
主要國家或地區出口年增率皆呈正成長。其中,我國年增+18.6%表現最亮眼;大陸、日本、南韓與新加坡年增分別為12.4%、4.3%、3.0%與2.6%。統計Q1,我國、中國大陸、日本及新加坡出口分別增加17.5%、5.8%、4.9%與2.8%;南韓獨憔悴,較去年同期減少2.1%。
出口連17個月正成長 創單月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受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強勁需求帶動,加上客戶端預應美國關稅措施持續提前拉貨,推升3月出口達496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8.6%,連續17個月正成長。
受惠於AI技術與相關應用加速推展,持續滲透至終端電子產品,加上國內半導體及資通訊供應鏈深具製程與產能的全球競爭優勢,可望仍能維繫我國出口動能。不過,美國無差別實施對等關稅、各國後續因應作為、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性升高,增添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後續發展有待觀察。
主要貨品出口增 美國東協寫新高
觀察主要市場,三月我對美國、東協出口規模同步改寫新高,分別年增39.9%、15.8%,對中國大陸與香港也增加12.6%,但對日本出口放緩,減少4.0%。
三月出口主要貨品普遍上揚,其中,資通訊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受高效能運算、AI等需求帶動,出口分別年增34.0%、19.3%,光學及精密儀器因半導體檢量測設備、鏡頭等出貨同步增加,成長+22.4%;礦產品也增加16.8%。
外銷訂單年增 連兩月雙位數成長
三月外銷訂單年增12.5%,主因人 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 等商機熱絡,惟傳統貨品因需求 偏弱,加上部分產品受到海外同 業低價搶市,客戶下單保守觀望, 抵銷部分增幅。
製造業生產指數三月份年增14.7%,主因受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持續熱絡, 挹注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惟部分傳統產業仍受市場競爭及需求保守影響減產,也抵銷部分增幅。
零售餐飲Q1營業額 雙創同期新高
零售業三月營業額3,930億元,年增0.4%,主因業者結合婦女節、白色情人節等節慶促銷,加上展店效應以及春季新品上市推升買氣,致量販店年增11.0%、超級市場年增8.9%、便利商店年增4.0%;惟汽機車零售業因進口車交車數減少、國內新車上市少買氣降低,年減4.6%,Q1零售業營業額創歷年新高。
餐飲業方面,三月營業額855億元,年增2.8%。其中,餐館及飲料店受惠新品上市、展店擴增、聯名新品與優惠促銷活動挹注,分別年增2.3%與1.2%;外燴及團膳承包業,也因航班旅運人次增加,年增13.9%。統計餐飲業Q1營業額創歷年新高。
就業穩定 無薪假人數創五年新低
3月失業率為3.35%,為25年來同月新低,雖較上月略升0.01%,主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增加所致,惟與上年同月相比,下滑0.03 %,國內整體就業情勢仍屬穩定。
4月無薪假人數降至1,682人,較上月底減少307人,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其中,製造業減少177 人最多;較3月底,四大工業中以化學工業增173人、金屬機電工業減少271人為最多。
外銷接單製造業動能 趨勢續看旺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近期國際政經情勢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持續加大,恐干擾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惟展望未來,在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帶動半導體先進製程及高階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需求持續上揚,可望支撐外銷接單及製造業生產動能。
另在國內零售餐飲產業方面,得利於母親節等節慶活動將至、業者多品牌展店策略、開發新品,加上時序入夏,天候漸熱,可望帶動消暑商機,展望未來營業額年增率可望續呈增勢。
延伸閱讀
- HPC Asia探索用晶片驅動運算新時代
- 臺韓十年磨一劍 經貿發展我略勝一籌
- 川普關稅震撼 台商東協突圍三策略
- 用AI驅動健康產業轉型 再造護國神山
- MIT就要是MIT 輸美產品防杜洗產地
- 前進永續AI 電網韌性挑戰性與日俱增
- 創新生產力 鼎新倡AI inside新製造
- 助攻南臺灣HPC 晶創主機Nano 5徵案
- 政策環境雙元驅動 臺灣新創逾9500家